將帶領你們回應祂的呼喚。”
“那片聖地,是基督受難與復活之地,如今卻落入異教徒之手。我們怎能容忍此等褻瀆?我們怎能坐視聖城淪陷,坐視我們的信仰受辱?”
“你等曾為我而戰,為榮耀而戰,而今,我請求你們,為主的名義戰鬥!將我們的榮耀獻給祂!”
巴巴羅薩的聲音響徹整個大廳,他帶著自己的封臣們虔誠地畫上十字,每一個動作都帶著莊重與堅定,表示願意肩負起聖戰的使命。
他們的雙目中閃爍著堅定與狂熱,就似乎在此刻,這支軍隊不是因世俗的利益而集結,而是為了更偉大的信念而戰。
這一次的十字軍東征,由於塞普勒斯的緣故,巴巴羅薩放棄了走陸路向耶路撒冷進軍的打算,要改乘海船。
蝴蝶翅膀的又一次煽動,不經意間又改變了歷史。
至少,這一次神羅皇帝巴巴羅薩,應該不會再淹死在河裡了。
……
在巴巴羅薩看來,十字軍東征或許是通往天國的唯一路徑。
英法聯軍那邊,則就是另外一幅畫風了,藉由東征的藉口,無論是英王亨利二世,又或者法王菲利普二世,都加班加點的徵稅起來。
在“神聖使命”的號召下,歐洲的三大強權暫時放下彼此的矛盾,共同集結起一支支十字軍。
然而在這神聖的名義背後,還有許多暗流湧動的隱秘不為人知。隨著十字軍的集結,一些慣常在出徵前發生的活動再次上演。
與第一次十字軍、第二次十字軍時別無二致,一些貴族們喜聞樂見的劫掠開始了。
然而有一個群體,又遭受著格外多的苦難。
在第一次十字軍浪潮興起之時,歐洲人的狂熱信仰出奇高漲。
那時候穆斯林遠在天邊,然而有一個異教徒族群卻近在眼前。
在法國和德國的部分地區,猶太人被視為與穆斯林一樣的敵人,畢竟在他們的認知裡是猶大出賣了耶穌。
因此,人們心中出現了一個“耐人深思”的問題:既然家門口就有異教徒,為什麼還要不遠千里奔赴聖地?難道穆斯林的邪惡更甚於猶太人?
這種想法一旦蔓延開來,就變得難以控制。
更何況,許多十字軍戰士發現,為了籌措遠征聖地的資金,他們不得不向猶太人借貸。
由於天主教嚴禁高利貸,猶太人的借貸業務,在這個時代佔據很大比重。
借款……嗯,猶太人還真敢借……有什麼事情是比一位負載累累的十字軍戰士,發現自己債主其實是一位異教徒時更快樂的呢?
這事情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耶路撒冷王國的創立者之一、布洛涅的戈弗雷在出徵前曾斷言:
【唯有將世上的猶太人從根除淨,唯有撫平心中燃燒的憤怒之後,才能無愧於那被釘十字架的基督。】
這句話直譯過來便是:在我殺光所有猶太債主之前,決不繼續行軍。
而猶太人自己也記錄下了當時的慘狀:
【當時法國的猶太人社群聽到這些事情時,發自內心的恐懼抓住了他們。他們寫信並派信使到萊茵河周圍的所有社群,告訴他們應該禁食並向高居雲端的上帝尋求憐憫,以便祂可以將他們從基督徒的手中拯救出來。】
【當這封信到達萊茵河土地上.時,他們對在法國的兄弟寫下回信:社群已經下令禁食。我們已經做了我們應該做的事情。願主拯救我們,願祂拯救你們脫離所有可能降臨的悲傷與壓迫,為此,我們恐懼萬分。】
總之,幾乎每一次的十字軍浪潮,都伴隨著一輪歐洲範圍內的排猶運動。
不過巴巴羅薩終究並非尋常統治者,當他從猶太人手中得到一筆不算太過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