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親征

諸葛瑾懵了,甚至連自己怎麼離開的都不知道,準備好的離間之言也忘了說,沒辦法,劉備不按常理屬實讓他失了方寸。

在東吳諸臣的設想裡,留下的五萬大軍將集結在豫章郡後方,迫使諸葛亮領神策軍回援荊南,防備他們發起偷襲,當年的荊州之戰他們也是這麼幹的。

儘管這樣做會讓諸葛亮有所防備,但可以把荊州軍分成南、北兩部:

在北部,由關羽領步、水軍四萬餘在襄陽一帶作戰;

在南部,由諸葛亮領兩萬神策軍,及通城、醴陵、長沙等兩萬普通步卒,合計四萬大軍防備東吳可能發起的進攻。

而江東的目標,既不是北部的關羽,也不是南部的諸葛亮,而是在南、北兩軍結合部的南郡,或者說是長江南北的江陵、公安兩座重城。

而只要拿下了這裡,東吳既能掐斷諸葛亮救援關羽的道路,也能斷絕關羽的後勤補給,屆時他們再遣水師溯長江而上拿下秭歸,斷絕關羽沿長江退往益州的後路。

若真到那時,只要曹仁能守住襄陽、樊城、均縣不失,關羽在東吳、曹魏的合圍下插翅難逃、必死無疑,在這之後,東吳就可攜大勝之威順湘江南下,拿下垂涎已久的荊州膏腴之地,鑄就王霸之基。

至於如何拿下江陵、公安,這一點孫權已經有計劃,而且已經取得了不錯的進展,相信當季漢朝堂上發生的事傳至荊州後恐怕會更加順利,屆時就算諸葛亮智多近妖又如何,還不是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荊州傾覆。

可這麼完美無缺的計劃,被劉備突兀的調走神策軍而打亂,當然了,也不是說計劃會被破壞,而是局勢太過完美,完美的讓人難以置信。

因為不需要考慮神策軍,自然不需要陳兵五萬在豫章,也就不會引起季漢的防備,而且劉備還希望東吳出兵幫助,這不就是瞌睡來了送枕頭麼。

其實諸葛瑾也懷疑過這其中會不會有詐,畢竟太巧了,須知世界上所有的巧合,背後都有一股力量在推波助瀾。

不過諸葛瑾很快否定了自己的猜測,因為劉備一個多月前就派人調回神策軍,也就是說,就算他們在建鄴的謀劃被洩露,訊息也不會傳遞這麼快。

再加上曹操在西線集結重兵這是不爭的事實,而當北線戰事結束後,驍騎軍以及幽、並二州的騎兵集團肯定會南下加入西線戰場,而隴西地區的漢軍才五萬餘人,若無大軍支援一定擋不住曹軍,屆時魏延在西線多年的努力將化為烏有。

因此,劉備調走神策軍,恐怕真如他所說的一樣,不過是為了加強西線的防禦罷了。

既然如此,那他為何不趁機勸劉備將諸葛亮一併調往隴西呢,畢竟魏延的權利太大了,他不信作為一個君主,能容忍魏延這樣的人存在。

一想到這裡,諸葛瑾就不由得笑出聲來,惹得旁人一陣側目,他也不管不顧,迅速回到府邸做好下次會面的準備。

遍觀東吳的計策,他們都下意識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荊北的曹仁是否能堅守住襄陽、樊城,當然也有可能不是他們忽略了,而是理所應當的認為,關羽不可能攻破襄樊。

但奈何,季漢有掛逼啊!!

……

翌日

諸葛瑾以私人身份邀請劉備於城外十里亭一聚,雖然諸葛瑾此舉十分唐突,放在疑心重的君主身上恐怕有性命之憂。

不過劉備並不在意欣然同意諸葛瑾的邀請,一點都不在乎可能存在的危險,先不說他和諸葛瑾的關係如何,單單以自身過人的武力他就有赴約的資本。

再說了,諸葛瑾邀請他出城一聚無非是為挑撥離間,成都可是他的基本盤,諸葛瑾的一舉一動他都盡收眼底。

成都,十里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