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小半個時辰後,幾名被魏延、諸葛亮點到名的大臣就趕到參謀部的作戰室內,同時劉禪考慮到軍情緊急,便也下令眾人不必在意繁文縟節,當務之急是在今天拿出能解決西域問題的辦法。

“諸位,馬岱從疏勒送來的情報相信你們也看了,從時間來推算貴霜帝國、薩珊王朝、羅馬帝國及其他小國組成的聯軍恐怕已經走出瓦罕走廊,並開始對我安西軍在疏勒的大營發起總攻。

因此,我們必須在今天會議結束前拿出應對之策,否則一旦時間拖太久,就算我數萬安西軍在西域流盡最後一滴血,恐怕也保不住對我國發展至關重要的陸上絲綢之路以及伊犁郡、新州等地。”

魏延也沒說其他的,三下五除二將大致情況道明,然後又表示時間緊迫必須在今天拿出章程解決西域問題,否則在座的有一個算一個都別想走。

在說完這句話後魏延停頓了一會兒,然後掃視眾人一圈鄭重其事的說道:

“諸位,西域之地是我國十餘萬將士,以及數十萬民夫付出巨大犧牲和努力才拿下的,甚至可以說每寸土地都浸染了將士們的鮮血,因此我們一寸土地都不能丟,否則怎麼對得起犧牲的將士,百年之後我等有何面目去面對他們。

所以在會議開始前我先在這裡表個態,在戰役過程中我不管會因戰略而放棄多少土地,但在戰爭結束後我必須見到大漢的旗幟飄揚在蔥嶺和天山上,否則此戰就不算結束。”

魏延在這裡表明死戰到底的決心,他主要是怕這些同季漢一起走來的老臣們,因為在後方享受太久的和平從而被繁華迷了雙眼,進而提出綏靖之言。而今天只要誰敢提帶有綏靖之意的話,那等待他的只有棄用或死亡。

因為在會議開始前,劉禪、魏延、諸葛亮三人就已經明確表示不管敵人再多,形勢再危急,他們也不會放棄任何土地,必須以最堅決的態度回應之,讓他們再也不敢生出東征之心。

所以只要有人敢在這場會議上開口子,他不介意學習當年的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畢竟任何事只有第一次和最後一次,他可不想強漢在他手裡發展成弱宋。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短短一句話,表明了與會眾人的決心。

“好,希望你們言行一致不要讓我失望。

那麼接下來你們有什麼好的想法可暢所欲言,不必拘束,須知我們每耽擱一秒,西域的情況就危險一分。”

魏延滿意的笑了笑,然後將舞臺交給眾人,畢竟三個臭皮匠還頂個諸葛亮,更何況能坐在這裡的都是大漢最聰明的一波人,有他們提供新思路,相信此次危機很快就能得到解決。

“此次三大帝國集結重兵入侵我國西域地區,單從規模上看可能比不上當年五胡南下的規模,但給我們造成的壓力卻不可同日而語,因為和胡人不一樣,他們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後勤體系,還有恐怖的宗教信仰等,戰鬥力自然比胡人高上無數倍。

另外對我們更加不利的是,敵人距離西域非常近,只需要從瓦罕走廊穿越蔥嶺即可抵達,前後也不過數百里,而我們就算從最近的玉門關出發,距離疏勒還有幾千上萬裡的路程。

就算拋開行軍作戰不談,單單維持從涼州到前線的補給線需要動用幾十萬民夫,另外投入的資源也只能用天文數字來形容。

因此,在下認為我們已經不適合多線作戰,應該儘快結束對魏吳兩國的戰爭,將注意力集中在應對外敵,專心致志的打贏這場仗上。

而以當年五胡南下魏吳兩國的反應看,只要我們大肆宣揚西域有外敵入侵漢土,威脅我漢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恐怕在滔滔民意之下他們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出兵攻打我們吧。”

率先發言的是董允,他表達的意思很明確,三大帝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