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饒是見過大風大浪的魏延,瞥見飛過來的印璽,也是沒反應過來,能將其接住全靠身體本能的反應。
“張太守,你這是何意!”
因為太過震驚,魏延都有點語無倫次了,這可是權力的象徵,怎能假於他人。
“何意?,這不就是你一直所期望的嗎,怎麼,拿到東西就翻臉不認人了”
張魯玩味的說道,故作嚴肅的臉上,看不出絲毫的責怪。
“額,外舅不要誤會,小婿只是太過震驚,一時間亂了方寸,非不尊敬外舅,還望外舅寬容”
魏延一臉窘迫,再加上剛才的語氣,好像是有點咄咄逼人,我的泰山大人,您可千萬別生氣啊!
一想到這裡,魏延就將印璽揣進兜裡,既然都說給我了,再要回去,俺可是不認的。
見魏延那張智珠在握的臉,在短短几刻鐘內,變幻了無數次,張魯就感到十分的開心,看你以後還裝不裝深沉。
“文長,你要好好對待琪瑛,這孩子從小就揹負太多,從小受了太多委屈,從小吃了太多的苦,我對不起她啊!”
張魯突然話鋒一轉,開始談起了張琪瑛,就連語調都變得傷感了許多。
事關自家夫人,魏延收起到嘴邊的話,認認真真聽起來,瞭解夫人的陳年往事,這樣的機會可不多啊。
“漢中盛傳琪瑛乃天命貴女,出生當日有虹橋凌空、萬鳥齊飛等異象,可這些所謂異象,不過是雨後的天空出現七彩虹橋,林中有猛獸躍澗,我在益州時,這樣的情景屢見不鮮。
然漢中雖定,但民生疲敝,加之三輔、涼州百姓逃難至此,導致民間道德敗壞,無信無義、雞鳴狗盜之輩數不勝數,致使漢中上下一片渾濁。
所以,為安定漢中,我就將計就計,以琪瑛出生當日的天象,開始在漢中各地大肆宣傳,琪瑛乃天賜之女,是太清道德天尊憐憫人間困苦,而降下來的希望,只有加入五斗米教,就能受到天尊的庇護等等。
就這樣,不足百日的琪瑛,成了五斗米教的大祭酒,結果也不出我所料,百姓們敬畏道德天尊,紛紛加入五斗米教,而人心中一旦有了敬畏,行事就會三思而後行。
如此一來,讓漢中逐漸敗壞的道德,迅速恢復,一時間,漢中之地變得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可就苦了琪瑛,作為天尊的人間行走,她必須時刻謹言慎行,不能哭,不能笑,不能有任何情緒露於人前。
哎,沒想到我自詡天師,竟然有一天會為了一己私慾,而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他人之身,我愧為君子也。
所幸還有你在,才沒讓我追悔晚矣,將琪瑛交給你,恐怕是我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選擇”
張魯想起魏延在信中所提,琪瑛成婚後一改往日的清冷,變得活潑靈動,讓他老懷大慰,琪瑛合該如此。
聽張魯說起這些,魏延才恍然大悟,為什麼世人盛傳張琪瑛清冷無比,原來是因為這些啊。
又想起自家夫人的哀愁,不由得讓魏延更加心疼,原來在她笑意盈盈的外表下,隱藏著如此之多不堪回首的往事。
“外舅,我定會好好待琪瑛,若有怠慢,天地共誅之,還請外舅在一側監督”
“呵呵呵,行了,這些話不必對我說,有人更需要她,我這把老骨頭,可經不起折騰嘍,未來我就好好的守在太清山修道,聆聽天尊的教誨。
另外,你可得把漢中守住,太清山可是琪瑛的家,不要讓她找不到回家的路”
張魯搖搖頭,對於魏延的誓言不以為意,沒有行動的誓言,終究是一句空口白話。
“在下謹記教誨,只是外舅從此不理世事,是否太過決斷,外舅有濟世之才,經略漢中三十載,讓百姓安居樂業,成為倉惶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