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魏延一聲令下,“民夫”們推著輜重車,走過長長的甬道,進入漢中境內。

當最後一名軍士入關後,馬超下令將關門關閉,嚴防死守,嚴令在沒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開啟關門。

關外的劉備也不惱,直接讓黃忠在原地結營,反正有關漢中之戰的部署,已經全部完成,剩下的就看曹操如何應對。

而在關外的劉備,則秉承他一貫的作風,對馬超以及龐德發起了攻略,特別是龐德,這可是魏延反覆提到的人。

……

建安二十年,年初(215年),

魏延以探親為由,誆騙馬超詐開五丁關,領兵兩萬,將校數十默默挺進漢中,直到離南鄭不到五十里時,漢中文武才發現。

馬超通敵的行徑,讓閻圃、楊松等人大為火光,紛紛上書張魯讓其斥責、並驅逐魏延,然後再召回馬超,並另遣大將守五丁關,防止今天的事情再次發生。

但張魯不允,依舊讓馬超繼續守五丁關,並下令南鄭守軍不得擅自出擊,並讓他們在城外結營,迎接即將到來的魏延軍。

張魯此番操作,讓投降派的閻圃,中立派的楊松等大為震驚,繼續以死相諫,極力勸說張魯收回成命,但被張魯拒絕,毫無辦法的兩派文武,只得不了了之。

這就是張魯和劉璋不同,在政教合一的漢中,張魯擁有絕對的權威,兵權被他和弟弟張衛牢牢抓在手中,不像劉璋被架空,整個就一吉祥物。

魏延挺進漢中的訊息,以漢中為中心點,飛速向大漢四處擴散。

……

武都郡,下辯

下辯,武都郡治所,因毗鄰西漢水,故而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從漢靈帝時期起,就作為叛軍與漢軍爭奪的焦點,並在城下發生過無數次攻防戰。

曹操在擊破韓遂、馬超後,曾派兵奪下下辯,但因荊州之戰孫劉和解,導致孫權進逼合肥,為保豫州屏障不失,曹操在下辯留下一千兵馬後,急匆匆率領主力回援。

在不久前,曹操又向下辯增兵兩千,合計一營三千人馬,目的是為防止劉備偷襲下辯。

本來,這兩千兵馬曹操都不打算派的,因為他手裡有一支王牌騎兵——驍騎軍,而在地勢較為平坦的涼州,一萬騎兵的作用可抵十萬步卒,除非魏延不知兵,不然不會在下辯開闢戰場的。

但曹操倚重的謀士程昱,多次向他進言,提防劉備攻取下辯,再進攻上邽,威脅大軍糧道,執拗不過的曹操,最後只派出兩千兵馬增援,並囑咐一旦劉備來攻,只需防守,切莫出城。

其實曹操這樣做,也是有他的小九九,漢中與益州已經聯姻,大機率自己會失了先手,就算有漢中世家相幫,恐怕也不能阻止劉備進入漢中。

屆時,大軍從陳倉道、褒斜道進兵,一定是困難重重,再加上糧秣走山路運輸損耗率極高,一旦陷入苦戰,恐怕結局難料。

所以,他故意在下辯、上邽等地賣了個破綻,就是希望劉備能遣兵來偷襲糧道,以減輕漢中正面戰場的壓力,畢竟騎兵不可能深入漢中作戰,與其閒置不用,不如在側翼尋找機會。

不巧,魏延也和曹操想到一起了,而且他派遣的不是偏師,而是由龐統、張飛統領的主力,佔益州軍的三成兵力。

曹操的依仗是騎兵,魏延的依仗是孫權,就看誰能笑到最後。

……

在西漢水一線的龐統,對與如何取下辯,早就胸有成竹,不值得一提。

只是他很疑惑,為什麼如此重要的下辯,只有三千人駐守,以曹操和其麾下謀士之能,不應該看不出來,但疑惑歸疑惑,該乾的事還得幹,大不了以後小心點行事。

龐統先遴選瘦小計程車卒,將其組成敢死隊,乘輕舟先大軍一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