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嶺思來想去,還是打算把產業一分為二,兒子女兒各佔一半。

想法雖不錯,薛家其他房卻表示反對:“寶丫頭將來是外人,如何能與蟠兒平分家產?”

吳管事幾個也勸他,寶釵不忍父親為難,主動尋了薛嶺說話:“這家業大部分該是哥哥的,我們是親兄妹,實不好佔哥哥便宜.”

她主動提出,只要江寧茶園產業、京城胭脂鋪子和書坊,其他一概不用。

其中茶園傾注了她極大心血,胭脂鋪和書坊則是與湘雲、寶玉以及探春簽定了協議,由她繼續接手更合適。

薛嶺見她不肯要最值錢的幾個產業,極是心疼閨女,一時硬氣起來、力排眾議,竟把京城玻璃鋪子也劃歸女兒名下。

其他人見海貿相關的幾個最值錢的產業仍在薛蟠名下,雖有些不滿,也沒再出言反對,此事便這麼定下了。

只薛嶺到底有些不放心,私下叮囑寶釵:“為父百年以後,你哥哥若支應不了,你雖是外嫁女,也須幫一幫他才好.”

寶釵點頭應了,攙著他笑道:“爹爹放心。

要我說,您太杞人憂天了些,縱哥哥不擅生意,日後他總有子嗣,到時您培養侄兒便是了.”

薛嶺撫須一嘆:“為父不過白囑咐一回,只望日後如你所言,孫輩能頂用才好.”

父女兩個相視一笑,進了堂屋,薛姨媽正請了人來給寶釵繡嫁衣,見女兒來了,忙讓她往廂房去,好讓繡娘量體裁衣。

至於新嫁娘的針線活,寶釵一門心思都在生意上,日常不是外頭鋪子裡巡視,就是家裡看賬,女紅上頭沒多少精力。

薛姨媽心疼閨女,也不令其費神,大頭都讓繡坊去做了。

只賈女婿的衣裳,她還是叮囑女兒一回:“這個是你心意,到底還是自己動手做一做才好。

若實在不得空,便讓鶯兒做,你最後補上一兩針便是.”

想到給大表哥做衣裳,寶釵心中泛甜,低頭絞著帕子:“這個我自己來,幾天的功夫總是有的.”

薛姨媽點點頭,想到什麼,難免憂心忡忡:“縫的結實些,可別偷懶.”

寶釵搖了搖母親的手臂撒了回嬌,薛姨媽許久不見她這般小兒女情態,慈愛地摸了摸閨女的小臉。

因著聖旨賜婚不好耽擱,不過半月,榮國府的聘禮也千里迢迢來到江寧。

甭管賈政多麼不情願,此事已經板上釘釘,他也只得任由王夫人張羅下聘的事。

聖旨裡提及賈珠婚後要回秦北去,賈府這邊再三合計,令玄真觀選了個好日子,就定在次年二月初三這天,距離現在滿打滿算不過四個月。

薛家自沒意見,薛姨媽得了信,成日裡忙得腳打後腦勺,預備閨女的嫁妝,必不能令人小看了去。

薛家豪富,平日裡看著不顯山不露水,寶釵的嫁妝裡卻有成套的金銀製品一百多件,嫁妝銀子十萬兩,更不必提田產鋪子、宅子和陪嫁下人了。

而秦北這邊,賈珠也終於接到了賜婚聖旨,連帶著對眾將士的封賞亦一併來了。

此次秦北殲敵一千餘人,算是大勝,永嘉帝不吝封賞,白林仍然駐軍秦北,卻已升為參將。

榆林衛那邊,去年打退了劫掠的蒙古人,加上此次剿滅千餘韃靼,永嘉帝擢升劉千戶為榆林衛指揮僉事,馮紫英在內的兩個百戶為副千戶。

秦北和榆林衛計程車兵亦各有封賞,新晉升小旗、總旗的不少。

除此之外,還有賞銀若干,連帶著工部新制的盔甲武器也一道運抵這邊,一時眾人皆喜氣洋洋。

賈珠給傳旨的太監塞了個大紅封,設宴款待了一回,又令人請白林和賈芸、賈薔過來作陪。

白林和兩個毛頭小子都是第一次見宮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