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刺使臣的卑微跪訓,同樣讓朱祁鎮心中豪情萬丈,一掃之前的陰霾。

這才是中原皇帝、天下共主的威儀,四方蠻夷就應當跪伏在朕的面前,為大明奴婢爾!緊接著朱祁鎮大手一揮,下令設宴款待四夷使臣,同時教坊司一群樂師、樂伎走了出來,準備奏樂起舞慶祝一番。

但就在這個時候,沈憶宸卻出班啟奏道:“陛下,既然已親至校場,不如因地制宜把教坊司的禮樂,換成我大明將士的演武!”

《資治通鑑》裡面有一句千古名言,叫做夷狄,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沈憶宸心中無比清楚,靠著朝貢體系當冤種買來的“臣服”一文不值,想要讓這些四夷使臣真正的畏懼大明,就得拿足夠的武力出來。

這才是他建議把設宴地點,放在京郊校場的真正原因!今天就讓好好讓有異心的四夷使臣們看看,到底是我大明提不動刀了,還是你們飄了?沈憶宸話音落下,鴻臚寺卿楊善就站了出來:“稟告陛下,沈修撰此舉不符合朝貢禮法,下官表示異議.”

楊善是個人精,之前沈憶宸“遲到”受降禮商議,就是他給了個臺階下。

但是要知道,鴻臚寺就是靠著操辦各種活動禮儀吃飯,沈憶宸這種妄自改變儀式流程的行為,簡直就是砸鴻臚寺的飯碗。

畢竟有了第一次,誰知道有沒有第二次,先例不可開。

“老臣附議楊客卿所言.”

禮部尚書胡濙也站了出來,表達了對楊善的支援。

一方面禮部也是吃這碗飯的,不能被人隨便砸鍋。

另外一方面就是今日沈憶宸風頭太盛,隱約成為了朝貢大禮的主角。

再讓沈憶宸這般肆意妄為下去,名氣威望將得到極大提升。

哪怕這小子還沒有成為閹黨中人,站在文官集團的對立面,但事實上他跟王振的關係,遠比跟文官更緊密。

同時胡濙心中隱約有種預感,就算楊溥示好這小子,也無法修復與沈憶宸之間的隔閡,讓他成為自己人。

既然不能為我所用,那麼沈憶宸與文官集團的利益衝突,就要遠遠大於王振了。

畢竟沈憶宸怎麼也不可能揮刀自宮,搶奪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位置。

但他卻可以一路往上爬,去競爭六部乃至內閣長官的頭銜,這點就擋了賀平彥與楊鴻澤等人的晉升之路。

楊善跟胡濙的出面反對,贏得了在場絕大多數文官的支援。

西周末年禮樂崩壞,乃儒家文人心中永遠的痛,怎麼可能再讓沈憶宸以兵戈阻礙禮儀?胡濙五朝元老,先帝託孤大臣的地位還是很高的,朱祁鎮哪怕此刻心中更傾向於沈憶宸的建議,他也不可能駁了禮部尚書胡濙的面子。

就在朱祁鎮準備做出決斷的時候,一名身穿緋色麒麟服的重臣站了出來,他就是成國公朱勇!“啟奏陛下,臣贊同沈修撰的建議。

校場乃操演比武之地,何不展示我大明將士威武凌厲.”

成國公朱勇的出面,給文武百官帶來的心理衝擊是巨大的。

要知道之前沈憶宸哪怕在朝會上,被各種攻擊、彈劾,成國公朱勇都從未出面緩解一二,更別說什麼包庇徇私了。

很多時候朱勇所代表的勳戚集團,就如同看客一般沒有介入,沈憶宸與宦官跟文官間的“恩怨糾纏”。

以至於大多數官員,都把他跟沈憶宸的父子血脈淡忘了。

今時今日,面對文官重臣胡濙明確表達態度,成國公朱勇站了出來撐腰。

這到底是代表著父親身份,還是代表著勳戚態度?很快接下來的一幕,就為眾人解答了心中疑惑。

“回稟陛下,臣附議成國公.”

英國公張輔跨步出列,向皇帝朱祁鎮表達了自己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