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灣、舟山群島、台州及溫州沿海。”

“至於福建、廣東沿海合適的地方,想必陛下都知道,微臣便不多說了。”

朱元璋先是微微點頭,隨即去蹙眉道:“你說的似乎都是近海水師,若是要遠控大洋呢?”

劉寬笑道,“大明若要遠控大洋,在北方自然以高麗、日本週邊合適島嶼最佳,甚至可以在其國內沿海建立海港。”

“在東邊則需控制琉球群島及東藩島。至於南邊,安南沿海、呂宋島、滿剌加(馬六甲),皆是海洋要地。”

說完,劉寬見除了老朱、朱標等少數幾個原本就看過相關輿圖的人若有所思,大多數皇子卻一臉迷糊,顯然是不知呂宋、滿剌加在哪兒。

這讓他醒悟,南洋之事離如今的大明還是有點遠。

倒不如趁這機會,給老朱講點更近的、更容易改變的事。

他於是道:“陛下,微臣今日之所以選擇播放舟山海港這個影片,還有個重要原因。”

“你說。”朱元璋略感好奇。

劉寬道:“據微臣所知,歷史上大明在數年之後將昌國衛挪到了大陸,又遷徙諸多島民到陸上,最終演變成全面禁海,等於是將舟山群島放棄了。”

“於是舟山群島就漸漸被海盜、倭寇佔據,這才在一百多年後,釀造出微臣當初所講的,危及大明東南沿海數省的巨大倭患。”

“後世對陛下放棄舟山群島的原因雖也有些記載,但大多粗略,難辨真假。陛下眼下可能推測其中緣故?”

聽了這番話,老朱、朱標都皺起眉頭。

隨即朱元璋就沉吟著道:“數年後放棄舟山群島?此事恐怕和方國珍部餘孽以及湯和有關。”

劉寬露出好奇之色,拱手道:“還請陛下賜教。”

朱元璋一笑,“也罷,聽你小子講了那麼多後世之事,咱便講講當今之事。”

“當年咱過江下集慶後等於是佔據了淮右、江右,張士誠則佔據了淮左、江左,方國珍卻是佔據了浙東。”

“咱滅了陳友諒後,派徐達、湯和等掃平江南,第一個滅的是張士誠,第二個便是浙東方國珍部。”

“方國珍此人原以販鹽浮海為業,能趁勢而起,割據浙東,說起來也算一時梟雄。”

“後來他雖降我,卻有些餘部不肯臣服,叛逃到了海上,與張士誠餘部攪和在一起,成了海盜。”

“舟山諸島百姓在元末便多與海盜勾結,對抗元廷;到了我大明仍不改習性,與海盜暗通曲款。”

“不僅多次叛亂,登陸攻打城池,更有島民在一次意外衝突中殺了湯和麾下兩個指揮使。”

“再後來,甚至有股海盜意圖逆江而上,進犯京師,只不過在崇明島附近便被我大明水師擊敗。”

第一更。

來晚了。

文中有部分寫的影片文案,所以儘量多結餘一兩百字,不算錢。

再次感謝訂閱的書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