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的高大,其中最大的樓船更是超過一千料。

當時他便以為那是天下間最大的船了。

可若是將陳友諒那艘千料樓船放在這後世的八萬料巨舟旁邊,恐怕看著跟玩具差不多吧?眾人回過神後,心中一直對劉寬有些芥蒂的朱棢也忍不住激動地道:“父皇,若是咱大明能造出如此鋼鐵巨舟,兒臣等去那海外就藩便再無舟毀人亡之憂了!”

朱元璋聞言看向劉寬,問:“你覺得,以咱大明如今的發展情況,多少年能造出影片中那般巨舟?便是隻造個殼子也行。”

這事朱元璋看影片時就想過,雖然自覺希望不大,此時聽朱棢提起,還是忍不住問一問。

劉寬道:“陛下,舟船越大越難造,尤其是大到一定程度後,製造難度更是會十倍、百倍遞增。”

“因此,即便大明今後造船業發展迅速,想要建造出影片中這種鋼鐵巨輪,怕是也得等到四五百年後了。”

四五百年後?朱棢聽得瞪眼,有些不願相信。

朱元璋卻未有任何懷疑,只是失望地嘆了口氣。

劉寬擔心老朱一家子大航海的心氣被打擊,便又道:“其實大明歷史上在之後的幾十年中造船業是領先全球個各國的。”

“以下西洋為例,其中最大的一種海船名為寶船,後世傳聞有說一萬料的,也有說八千料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有五千料。”

“即便後來下西洋結束,大明日常訪問周邊藩屬國的封舟,也有三四千料之巨!”

“大明若是從現在開始大力發展造船業,十年之內,不敢說發展到建造萬料海船的程度,但建造五千料海船肯定是沒問題的。”

五千料?朱棢想了下。

覺得雖然比不得影片中的八萬料鋼鐵巨舟,卻也差不多是如今大明巡江水師戰船的十倍大小了,應是能載不少人。

這讓朱棢不自禁地露出笑容。朱元璋對劉寬這番“預言”也頗為滿意。

隨即,他想起影片中宏偉震撼的舟山海港,不禁問:“劉寬,你說若大明訓練海軍,以舟山為海軍大營可好?”

“應該是好的吧?”劉寬不太確定地道,“微臣不通軍事,難以結合大明如今的實際情況作出判斷。”

“不過,微臣倒是可以說些歷史上的相關之事,作為陛下決策的參考。”

朱元璋先點了點頭,隨即忽然問:“眼下什麼時辰了?”

劉寬看了下平板電腦,發現是才下午4點多,便道:“回陛下,申時過半,不到酉時。”

朱元璋又問:“後面你準備方几首樂曲是吧?”

“正是。”

“那咱們便先到偏殿去談,正殿這邊讓人開始擺放桌椅、佈菜。這樣,等咱們聊完回來,正好可以聽著樂曲吃年夜飯。”

劉寬覺得老朱想法不錯,遂將平板電腦交給朱蕙蘭保管。

他則隨著老朱去往偏殿。

劉寬原本以為會是一場密談,誰知老朱大手一揮,將五歲以上的皇子、皇孫都叫了過去。

偏殿沒有暖爐,人也少,可憐朱雄英、朱允炆、朱植等年紀還小、氣血不壯的孩子一進去,就被寒氣衝得打了個寒顫。

朱標心細,注意到這一幕,當即命人去安排幾個暖爐過來。

老朱沒管這些,坐下後就示意劉寬開講。

劉寬清了下嗓子,道:“歷史上,中國初建海軍,是以海域分設幾支水師,如渤海水師、東海水師、南洋水師。”

“至於海軍基地,其實選的多是歷朝歷代設立沿海水師的地方。”

“北方的主要是山東登州、萊州,海津(天津)、以及遼東的金州、大小長山島一帶。”

“東南則有崇明島、松江府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