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後世的日本、韓國,人口不增反減,或許多少年後便會自然消失。”
“所以,真正的科技與工業大國,可能會在人口數量達到其所能承載的極限前,先遭遇生育率降低的問題。”
“若生育率低到一定程度,國家人口便會逐年減少,不僅不會爆發人口過多的危機,反而會困於人口逐年減少的危機。”
頭次聽聞此事的朱棣、朱橚等人不禁面面相覷。
他們萬萬沒想到,後世竟有國家百姓晚婚乃至不願結婚生育——若是吃不飽穿不暖的貧窮國度倒能理解,可此事發生在那後世的發達國家,他們便難以理解了。
“後世發達國家的百姓應當吃得飽、穿得暖吧?為何不願傳宗接代?”朱橚回過神後忍不住如此問。
劉寬苦笑道,“這問題太複雜,我也難以回答。”
聽此,朱橚只能感嘆道:“後世之事當真奇也怪哉。”
朱元璋是個很實際的人,大明如今發展到後世那種百姓生活好到不願生育的水平還早呢。
且大明要解決的問題都一大堆,他可沒心思去考慮如何解決後世的問題,當即命劉寬播放下一個影片。
“人口破億!埃及為何沒有人口紅利,只有人口負擔?”——【世界觀察】
看到這個標題,朱檀等少數關注點不同的人心道:終於不是那個【地球知識局】的影片了。
老朱、朱標等多數大人則想的是:又是一個講人口問題的影片,卻不知能增長多少見識。
影片開始是一座夕陽下的金字塔,同時響起男子語速不慢的講解聲。“俗話說,窮有窮病富有富病,而對於國家來說,不論你是窮國還是富國,有一種病是相通的,那就是‘人口病’。”
“富國愁人少,窮國嫌人多,各有各的煩惱···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埃及的‘人口病’,是如何將其拖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影片上以北非、地中海、西亞一帶的地圖,用紅色標出了後世埃及的國土。
見埃及正好卡在地中海與紅海之間,非洲大陸與亞歐大陸之間,老朱、朱標、朱棣等在軍事方面稍有見識之人,立馬都意識到了埃及在亞非歐三大洲的重要軍事地位。
“2020年2月,埃及成為非洲第3個、全球第14個人口過億的國家。”
“然而埃及95%的領土都是沙漠,適宜人類居住的尼羅河谷和尼羅河三角洲面積只有3.5萬平方公里,還不如我國海南島大。”
“但就這麼一塊狹窄之地,卻聚集了埃及99%的人口,且埃及人口每年還在以兩三百萬的速度增加著···”
影片講述了後世埃及所面臨的人口過多問題,隨後開始由近代埃及人口的變遷,引出了一座與埃及人口暴增息息相關的水利工程。
尼羅河上的阿斯旺大壩!
“埃及北鄰地中海,東接印度洋,具備成為一個海權國家的絕佳條件。但從古至今,埃及一直都是個陸權國家···”
影片進一步描述了埃及的地理條件,表明埃及數千年來都被困於尼羅河谷及三角洲。
再加上其地理位置具備極重要的軍事價值,歷史上被阿拉伯人、歐洲人輪番佔領與統治,因此直到二十世紀其獨立前,人口一直不曾超過一千萬。
獨立後,埃及在蘇人的援助下在尼羅河修建起了阿斯旺大壩,改善了尼羅河谷的種植條件,耕地面積一度擴大到53萬公頃,可以說改變了埃及國運。
再加上科技、工業加持,能生產更多糧食,於是人口開始暴增,在不足百年中,迅速暴增至1個億!
埃及自此掉入人口爆炸的深淵!“其實埃及本可以避免‘人口病’的,只要它能一直堅持糧食自給原則,那麼在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