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足二十個,但去年一年便給大明貢獻了上百萬貫財政收入!

須知,在劉寬到來前,大明一年財政總收入才五六千萬貫而已。

一個才建立沒兩年的工營司,竟能獲取之前財政總收入的幾十分之一,老朱豈能不重視?紡織行業錢景目前來看要比鋼鐵、煤炭、玻璃、造紙好得多,若也加入工營司,說不得兩三年後工營司賺的錢便會翻幾倍(老朱低估了)。

出於平衡考慮,老朱也不會讓工營司管官營紡織廠。

就在劉寬琢磨著朱元璋的心思時,朱元璋又道:“雖然官營紡織廠隸屬戶部,但咱會給予科技司指導之權——畢竟你最清楚這官營紡織廠該怎麼組建,又怎麼運轉嘛。”

官營紡織廠是要當做民營紡織廠樣本去辦的,劉寬可不希望它變成了大明的血汗工廠。

此事他當仁不讓。

於是拱手應道:“微臣遵旨!”

“這奏本咱會讓人幫你遞到內閣去,若無別的事,你便退下吧。”

“是,微臣告退。”

第二更。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