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氏回到安禧堂,正巧擺飯了,果見聶氏沒到,來人說是燕華在郭遐屋裡闖了禍,被郭遐打了手心,又罰了在梧桐院清掃書房兩個月,這會子正在跪孔夫子背女訓,聶氏心火上來,一個不支便氣倒了,讓吳隱中來了開方子呢。

老太太與餘氏聽畢俱是搖頭嘆氣,淑華陪在一旁也不敢做聲,琉璃臉上一派平靜,替在聶氏的位置給老太太舀湯。

齊氏心裡有了底,想起與宋府聯姻之事竟被她攪黃,愈看她愈覺得氣不可遏。

琉璃渾然不知這層,聽得燕華被罰,心裡因為早已預料到,故而十分平靜。

滿月宴後,二房算是回覆了平靜,梁氏孃家人住了一晚便走了,因是在河間府做珠寶生意,故而此番來也留下了許多金銀玉器,除了小天佑的,淑華這裡也備下了足足兩套二十四件大小純金鑲嵌頭面,很是讓人咂舌了一番。

走前那日上晌也曾特地上正院來辭別,老太太招待了午飯。

因不常來,梁夫人也有給老太太與各位夫人的隨禮,都不外乎首飾頭面,姑娘們則都一樣,是對玉梅花簪。

說起這簪子,這梁夫人平日與梁氏也只書信來往,只道府裡還是八位姑娘,含小瑞敏一對,故只備了九對,那天夜裡說起這些個時,淑華便道:“舅母可備少了一對,如今府裡可還有一位姑娘.”

梁氏原就沒打算備著琉璃的,因而也不曾提醒梁夫人,想著沒備便沒備,也不妨事。

梁夫人聽這一說,可沒了主意,最後還是淑華拿了自己那對出來道:“舅母給了那麼多頭面,我也不差這一對,便拿去給九姑娘罷.”

梁氏孃家因還仗著姑爺府上的名聲行走,向來不敢得罪,梁夫人此番過來也是得了交代,萬勿要失了禮數,這會子滿心裡不好意思,卻也無法現做一對出來,只得依了她。

只是梁氏不解,送走了梁夫人一行後,回來便問淑華道:“你如今竟似很看得起那九丫頭.”

淑華卻道:“她已經認祖歸宗,早已被認定是大伯的親生骨肉,我為何要瞧不起她?”

梁氏素來不懂女兒的心思,知道問也問不出真話,便就作罷。

這裡才過了幾日,這日午後終於下了場大雨,長房裡就忽然傳出訊息,說是大奶奶懷胎以來十分怕熱,因貪涼快在園子裡走了一遭,半路上肚子上就開始痛起來了,而且愈演烈,竟是瞧著像要生了的模樣。

才安靜不久的府裡立時又沸騰起來,有了王氏產子在先,此番謝氏倒是不曾那般慌亂,加上又是二胎,生產時倒是十分順利,只花了三四個時辰便就下得地來,但出乎人意料的是,此番卻又是個女嬰!何蓯立聽得訊息,皺眉嘆了口氣,便就出了院來。

老太太聽得,也嘆了口氣,讓餘氏吩咐好好照顧著謝氏,便就回房歇著去了。

這件事令得餘氏在梁氏面前的氣勢立時短了一半。

老太爺給小女嬰取名瑞惜,這日在正院裡商議著為瑞惜準備三朝宴該大辦還是小辦時,梁氏便就道:“自來除了皇家,可沒有給閨女大辦三朝宴的禮兒,這個規矩可不能違了去.”

餘氏自然知道有這規矩,只是規矩是人定的,雖說限制了皇家,但品級高的官宦家也不是沒有大辦的例子,只是換個名頭叫做請人喝添盆茶罷了,提出來大辦,也不過是爭個面子,這會子被梁氏當面掀了底,那心裡的火便噌噌往上冒,偏又找不出話來反駁,一時竟氣得臉色鐵青。

聶氏因著宋家竟約了兩家互換庚帖的日子去,近日直等著宋府早日來提親,便有些飄飄然,當下便為餘氏說話:“這閨女怎麼了?別人家的閨女可大辦請人過來喝添盆茶,莫非咱們府上的閨女就不成?二嫂莫非以為自家將來要出個皇家的人,所以便把咱們這些個人劃分成三六九等了?話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