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寂的群山,層巒疊嶂,好似一條巨龍,身披著夕陽的最後一抹餘暉。

一座座烽火臺遙遙相望,綿延足有數百里,伴隨著驚天徹地的號角,烽火狼煙飛快地向北傳遞……

此地駐防的大軍是右威衛,右威衛大將軍王孝傑,是一位身經百戰,軍功卓著,經歷更是非常玄奇的大將軍。

說起王孝傑,不得不說他的容貌。

儀鳳二年,王孝傑率軍與吐蕃戰神論欽陵戰於青海大非川,論欽陵不僅擊敗了王孝傑,還把王孝傑活捉。

然後,詭異的事情來了。

當時吐蕃贊普是赤都松贊,年紀尚且幼小,看到王孝傑大驚失色,因為王孝傑和他爹容貌近乎一模一樣。

世上就有這種奇怪的事。

年齡不同,經歷不同,生長地也全都不同,容貌卻好似同卵雙胞胎。

面對和自己老爹一模一樣的臉,赤都松贊明知這是唐軍大將王孝傑,卻仍舊以禮相待,並把他送還到長安。

此後王孝傑再戰吐蕃,成功收復安西四鎮,建立安西都護府。

憑藉這份大功,無論是唐武廟六十四人,還是宋武廟七十二人,王孝傑都榜上有名,可謂名傳千古。

此時此刻,王孝傑身披重甲,腰懸青鋼大刀,站立在城頭之上。

夕陽的餘暉灑在他的臉上,照著那道橫貫面頰,足有三寸多長的刀口。

王孝傑輕輕撫摸虯髯,身上爆發出冷肅的煞氣,就連副將也不敢靠近。

作為右威衛大將軍,王孝傑帶兵打仗的能力極強,但性格暴躁,還有死硬的驢脾氣、狗脾氣、虎脾氣。

性子一起,莫說副將,縱然是天王老子至此,也敢揮刀砍下去。

一箇中等身材,面板黝黑,頷下鬍鬚好似鋼針,眼睛殺氣不亞於王孝傑的將軍,緩步走到了城牆之上。

他的名字叫做李楷固。

李楷固本是契丹人,曾經參與對武周的進攻,後兵敗被俘,武則天原本打算殺了他,幸得狄仁傑求情。

李楷固自此忠心於武周,如今是右威衛右營將軍,負責鎮守右側防務。

不得不說,狄仁傑真的很厲害。

神龍政變五個大臣,四個是狄仁傑的學生,成功復辟李唐神器。

平定安史之亂,保衛大唐江山的名將李光弼,是李楷固的外孫子。

可惜,李楷固女兒嫁人不久,李光弼如今還在吃奶,否則李瑾瑜定要想辦法收入麾下,成為自己的助力。

現在麼,給兒子留著吧!

李楷固對於這些一概不知,更不知道自家還在吃奶的外孫被人惦記,他只想打好這一仗,把瓦剌打回去。

“將軍,最近有些不妙啊。”

這話有些動搖軍心,不過王孝傑周圍無人,李楷固聲音很小,兩人簡單的討論局勢,不會造成什麼影響。

王孝傑道:“他奶奶的,這幫傢伙動作可真快,高手也太多了一些。”

李楷固道:“真他孃的憋屈。”

右威衛大軍之中,自然也有高手駐守,還有衛國公李靖留下的軍陣。

只不過敵人來勢太兇、太急,高手也實在太多,貿然出擊,後果難料。

兩人均是暴脾氣的人,此時卻不得不壓抑脾氣,固守在城池中。

王孝傑道:“等不了太久,援兵很快就會到,不過不僅是大軍,重要的是處理周邊關係,這可不好辦。”

李楷固聞言嘆了口氣。

趙文翽便是因為不會處理這些,進而導致瓦剌與武周離心離德,最終被蒙元抓住空子,這才有今日之事。

李楷固本是契丹人,對此理解更加深刻,更加的無話可說。

王孝傑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