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了結?”

玄慈很想說我不知道,但這話卻無論如何說不出口,騙騙原劇情中那些白痴還行,如何能騙過諸葛正我?

少林情報網何等嚴密?

四大惡人想要對付大理,大理一國之力尚且不知,少林已然知曉情報。

既然知道四大惡人之名,難道不知那個作惡多端的葉二孃是誰?

葉二孃為何會如此,別的人自然是不知道,玄慈又豈能不知情?

只不過一來貪戀方丈之位,二來此事會給少林蒙羞,不敢對外訴說半句。

即便前些時日,玄慈也只對人說了蕭遠山之事,與葉二孃的情緣,牢牢壓在心底,不想今日被當眾說出。

諸葛正我道:“這樁公桉,原本想著帶苦主來對質,但一來苦主數量實在是太多,二來不想讓那些悽苦之人,再長途跋涉,便只留在了洛陽。”

無情冷冷的說道:“洛陽城內,有上千苦命之人,等著朝廷把葉二孃明正典刑,為自家的孩兒復仇!”

鐵手道:“但惡首並非一人!”

追命道:“你法號玄慈,為人卻不見半分慈悲,洛陽城的苦主,等你可等的急了,莫要讓人繼續等待!”

鐵手道:“玄慈,你是主動與我們回去,還是要我們動手抓人!”

洛陽距離少林並不算遠,上輩子的地圖不過是百餘里,只不過本世界地域等比例擴大,距離卻是遠了數倍。

與其帶人上山,哭天搶地,不如暫時安置在洛陽,在洛陽明正典刑。

“阿彌陀佛,玄慈固然有錯,但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他是少林方丈,該當按照少林的門規處置!”

眼見在場氛圍越來越嚴肅,一個白鬚白眉的老和尚飛射而出。

他身材不算高大,面目也稱不上慈祥,反而頗有幾分兇惡,面上皺紋好似枯樹皮一般,少說也有九十歲。

龍樹院隱修高僧,渡劫!

“諸葛施主,尊師近來可好?記得我們上次見面,還是四十多年前,韋施主風采,老衲至今不敢忘懷。”

李瑾瑜心中冷笑,心說這老禿驢果然令人生厭,不僅不講道理,而且還想以輩分壓人,當真是無恥!

不過若是講輩分,老子今日便讓你見識見識,什麼叫做輩分。

卻是李瑾瑜預想諸多情況,想到可能有八九十歲的老和尚倚老賣老,直接請來一位他們賣不動的老前輩。

“這位是渡劫小和尚吧,記得我與你太師父論道,還是在甲子之前,可惜世事無常,道信已然不在了!”

一個鬚髮皆白,但依然風度儼然的老者悄然現身,站在渡劫身前。

不是別個,正是三和逸士。

三和逸士一百二十多歲,和隋唐時期的四大聖僧,禪宗四祖道信,曾經品茶論道,輩分之高,無與倫比。

莫說渡劫和尚,即便張三丰親身至此,說不得也要叫一句“前輩”。

他是突厥漢人的混血,妻子又恰好是個遼人,血緣關係非常複雜。

三和逸士畢生心願,便是中原草原和平相處,為此收了突厥、契丹、漢人各一個弟子,期盼弟子能齊心協力。

突厥覆滅時,突厥弟子身死,漢人弟子心術不正,被郭不敬抓捕歸桉。

唯一稱得上有所成就的,便是遼國的蕭遠山,蕭遠山也確實曾經為兩國和平做出貢獻,屬於主和派系。

玄慈帶人伏殺蕭遠山,毀掉的不僅是三和逸士的弟子,更是近乎毀掉他畢生希望,聽聞武林大會之事,三和逸士離開金陵,親自來少林討公道!

渡劫並未認出三和逸士,畢竟兩人上次見面,還是六七十年前的事。

不過三和逸士口氣甚大,張口便叫他小和尚,言語之間,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