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勢。

寧失一子,不失一先。

梁蕭雖然對自己有絕對信心,但若是繼續下去,後果仍未可知。

“轟!”

藉助拳掌對拼,梁蕭後退數步,藉助一退之力拉開距離,再行蓄力。

此為退避三舍,李瑾瑜若進,他可以逸待勞,李瑾瑜若停止不前,便失去好不容易搶來的先手優勢。

況且李瑾瑜所用掌法,固然至陽至剛,大氣磅礴,卻對心意極有要求。

倘若有衝鋒陷陣的霸王之心,那麼便是千軍辟易的絕學,倘若心中生出退避之意,掌力便會變得虛浮無力。

畢竟,大旗風雲掌,原本是匹配嫁衣神功使用,天雷地火,風起雲湧,摧城拔寨,批亢搗虛,所向披靡。

李瑾瑜以紫氣元宗催動,配合五絕神功煉體篇的血氣,以及鐵血戰意,已經能夠發揮出鐵中棠八成水平。

可只要稍稍退避,戰意消散,大旗風雲掌的威能反而弱於寒冰綿掌。

李瑾瑜會退麼?

當然——不會!

李瑾瑜雙手合掌,指頭互抵,中指回纏食指,平伏扣壓,同時將拇指、無名指、尾指豎立,左右相合,結“外獅子印”,施“鬥”字訣。

當日與鳩摩智交易,換取到的九字真言手印,初次顯露於人前。

這是李瑾瑜首次施展,鳩摩智不可能四處胡說,梁蕭當然沒見過,但他心中卻沒有絲毫的震顫和波動。

他的內心已經與山川草木,與身旁奔流不息的滔滔漢水融為一體。

“你們漢人書中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這可真是有趣。

天地之行無知無覺,溶溶洩洩,和諧自然,何論什麼善惡?

你我不過一介微殘之軀,立身天地之間,與微塵無異,即便破碎虛空,也不過是在另一方世界繼續沉淪。

至於你們這些凡夫俗子,執著的胡漢恩仇,更是微不足道的狹隘。

倘若我大元一統天下,天地之間將再無戰爭,豈不比現在好得多?”

梁蕭腳踩八卦伏羲步,避開李瑾瑜的連環重擊,竟主動開口與之論道。

“說得好聽,既然如此,為何一定是元人,而不是我漢人一統天下?

你們粗魯野蠻,只知殘酷血腥,不懂治理民生,不通詩書禮儀,便是能夠佔據一席之地,終歸難以持久。

你口口聲聲消弭戰爭,也曾飽讀詩書典籍,難道想不明白這個道理?

你明白,但你不願意接受,你所謂的超然於世,不也是一種狹隘?

再怎麼遠大的目標,也終歸需要腳踏實地,一步步的去做,你自以為天才絕倫,在我眼中,還不如方夜羽!”

李瑾瑜狂笑道:“我漢家江山,每一寸都是用鮮血得來,無論誰想要奪我河山,必須付出鮮血的代價!”

“短淺狹隘,冥頑不靈,既然你主動要求,便讓你看看自己的鮮血!”

梁蕭周身生出八卦紋路,周圍的山川自然、天地元氣,變得無比和諧。

須知,數里外便是血肉戰場,此地也因為強招對轟,變得元氣混亂。

可隨著梁蕭氣機顯化,周圍的一切都變得無比圓融,李瑾瑜倘若出招,氣機便會掀起波動,化和諧為不諧。

而與此同時,整個天地自然均會自發形成反擊,來消弭這份異常波動。

這便是梁蕭通讀萬千典籍,結合諸多秘術創出的絕學——周流六虛功!

自生自長、自發自動,既可為人駕馭,亦可駕馭宿主,彌補人力之不足。

依循先天八卦,修行天地山澤、風雷水火八門性質不同的內功,以諧之道心法合而為一,練成混沌之氣。

這一團混沌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