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個小丫頭全部洗涮完畢,這入府的第一關就算是過了。

穿著國公府新發的灰棉衣,元宵她們混入另外一堆也被搓洗過的姑娘,挨個站好。

臺階上站著一排婦人婆子,目光犀利地打量著下邊的丫頭。

“認字的上前一步。”正中頭上釵一支金簪的婦人朗聲道。

人群中窸窸窣窣地有五六個丫頭聞言往前跨了一步。

這婦人拿出幾張寫了字的紙,讓丫頭們一一作答,確認之後又細細問了她們的年紀、來歷,便吩咐後邊的人開始登記。

“香秀,進西三所。紅蘭,進東三所。大丫、九兒,進庫房。七斤,進收糧廳。”

被叫了名的五個丫頭很快被上邊的嬤嬤各自領了在旁站定,桂嬤嬤院裡出來的姑娘都知道香秀去的是好地方,這會兒都豔羨地望著香秀。

婦人繼續道:“會女紅的上前一步。”

這次上前的姑娘們多了不少,足有十八個。

一個著絳色長褂的婦人走下臺階,讓丫頭們都伸出雙手,仔細看過後點了其中的十二個。

“傘兒、來娣...進針線房。”

被點中的十二個跟在絳色長褂的婦人身後,被剩下的六個面色失落地又都退回了隊伍裡。

接著又問了會算術的、會培花的,隊伍中的人越來越少。

等問到會灶上手藝的,就只有元宵和另三個女孩走了出來。

來考她們的是個胖嬤嬤:“都會做些什麼菜?”

前邊三個都答了,說得都是些平頭百姓常吃的土菜。輪到元宵,她想了想,還是不打算往熱鍋上湊,只說:“只會蒸些饅頭米飯。”

胖嬤嬤點點頭,指了她們四個讓站在自已身後。

最後臺階下還剩了三個小丫頭,二妞就在其中。她身邊站著的一個丫頭嚇得哇地大哭出聲,惹得臺上的婦人眉頭一皺,旁邊的婆子立馬就拖了那丫頭往外邊去了。

二妞早被嚇得眼淚汪汪,強忍著沒哭,生怕自已也被趕出去。

“剩下這兩個,也給你們大廚房吧,年年哭人少,今年可算是照顧你們了。”婦人對著胖嬤嬤道。

胖嬤嬤面色一喜,笑道:“多謝宋媽媽了。”

分完人,各院的管事嬤嬤也沒空閒絮,各自領了人往各自院裡去。

到了國公府大廚房,元宵她們才知道領著她們的是大廚房的管事嬤嬤——張嬤嬤。

張嬤嬤帶著她們站在大廚房的門口,劈頭就是一頓耳提面命的教訓:“你們今後就是大廚房的人了,既進了這兒,就要守這兒的規矩。”

“主子們入口的東西都從大廚房出,第一要緊的就是乾淨。什麼髒的臭的誰敢帶進來,若被我發現了,那便是打死了扔出去,也沒人敢說一個不字。”

張嬤嬤說得駭人,丫頭們都被嚇得一抖。

“好了,先給你們分灶頭。芬兒、元宵,去巴師傅的麵食灶。小云去程師傅的米食灶,英子去吳師傅的素菜灶。”張嬤嬤又對著二妞她們道,“你們倆先在院子裡幫手。”

“蕊珠!”張嬤嬤吩咐完,又叫來個十二三歲的丫鬟,“這幾個丫頭帶去安置好,把屋子打掃打掃,明日上工。”

蕊珠得了令,領著她們到了大廚房後邊的舍房,她們住的是六人間的通鋪,鋪蓋卻是一人一套的。

屋子很大,除了靠牆的炕床,另一邊空空的,只有幾個堆疊的半舊的木箱和放面盆的木架。

蕊珠告訴她們,這屋子原來她也住過,不過升了三等丫鬟之後,就搬去了四人寢。那些木箱是原先同屋的蕊霞和蕊蓮的,她們嫌木箱舊了,又是最次的楊木,就不要了。

“雖說是她們不要的,你們放些衣服也是足夠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