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嶺北向東,行船不過兩個時辰就能到達和縣,即便是如此近的地方,兩縣的交集卻很少。

所以剛下渡船,便瞧見了全然與嶺北縣不同的景象,這邊隔個幾十步就能瞧見賣水果的鋪子,一條街上放眼望去是眾多色彩相融合的景象。

走了一圈才瞭解到,和縣多丘陵山地,最適宜種植水果,又有比嶺北縣更大的碼頭這邊水果商貿繁榮。

這對程福兒她們來說是好事,百姓多了水果的營收手裡有錢,在穿衣打扮上就會更上心。

幾人帶著大布包沒有閒逛太久,問了成衣鋪的位置就一路找去,正想著先把幾家鋪子逛一遍,瞭解下這邊的樣式,誰知道剛到第一家就碰見了個熟人。

清荷軒內,程福兒正看著樣衣,一抬眼瞧見一個男子正看向她,她一愣神沒反應過來,對方卻叫出了她的名字:“程姑娘...哦應該叫程娘子了。”

“東輝小哥?哈,這太巧了吧!”

程福兒笑著上前仔細瞧了瞧他,還真的是,剛剛沒認出來是因著他胖了不少,第一感覺是眼熟,第二眼到了嘴邊的名字反而叫不出來了。

東輝瞧見她也是驚訝:“程娘子怎會來這和縣?”

“我也開了家成衣鋪,不過嶺北縣生意有限,這才出來準備賣些衣裳的樣衣,真沒想到你也在和縣。”

先前在嶺北縣的時候,程福兒一句提醒他雪災可算是救了他一命,要不是當日趕著去買了棉衣棉被和柴火,他能不能熬過那個冬天都是個問題。

這會兒瞧見故人,他熱情的很:“那可真是有緣,看來我跟程娘子又能合作一番了。”

說起合作,程福兒有些恍惚,千繡樓的事情好像是上輩子發生的了,如今他們都有新的開始了。

“東輝小哥可以先看看,我瞧著你這清荷軒的衣裳也是仿蘇樣,說不得我的樣衣你還看不上呢。”

東輝嘴上說著過謙了,但面上還是帶些驕傲:“都是我娘子做的,她心思巧的很,瞧著縣城的衣裳來來回回就是那麼幾個樣子,就決定做些新的,程娘子別站著了,快坐。”

程福兒將樣衣拿出一套來,就瞧見後堂走進來的一個年輕婦人,一雙桃花眼顯得格外溫柔,看見她也不扭捏大方地問道:“這位娘子是來做衣裳的?”

東輝在一邊解釋著,王清荷瞧著程福兒更加熱情了幾分:“阿福的手藝遠在我之上,這白青,紫薄汗配扶光色真是精巧,我從沒想過這三色相搭能這樣好看。”

“清荷姐姐謬讚了,不過是自已拿著布料一次次試出來的罷了,若論起巧思真不如你。”

一說起樣衣,王清荷幾乎是片刻不帶停頓的,這次程福兒帶來的這幾套她都喜歡。

問了價錢雖說有些貴,但勝在樣式比她刻意模仿的蘇樣好了太多,最主要是用料成本也低了不少,

“阿福這樣式改的也好,從前我想仿著蘇樣,在布料上可是頭疼了許久,像是錦布厚實,我用普通的棉布替代,但容易打褶做出來的衣裳總是差些意思,從沒想過稍稍改幾針就能好看這麼多...”

程福兒瞧著說個不停的王清荷心裡高興:“這麼說清荷姐是打算買我們的樣衣。”

王清荷拍了下她的手:“當然,不單是樣衣,還有這些布料我也想從你那買,和縣雖然大但布莊的布說實話就那麼幾種,如這紫薄汗色,真是找都找不到相似的。”

“和縣離安南府實在是遠,你們去府城不過半日,我們則要折騰將近一整個白日,以後阿福若是瞧見什麼好布料,記得從民信局(類似快遞可以送信送貨)給我捎些來,銀錢上不會讓你吃虧的。”

程福兒面上平靜地說著好,心裡要樂開花了,她沒想到來了一趟和縣還能多出賣布料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