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妍想好了這個事情,就讓總裁辦帶著設計部工程部等部門準備起濱江那邊示範園區的投標工作。另外她在地產公司內部發了訊息,讓大家積極自薦去杭城分公司當總經理。

訊息發了有一陣了,大家的反饋卻沒有預想中那麼積極。書中這個時代的杭城比大家心目中的一線城市還遠的很。

而且去開分公司,那是需要背指標,壓力很大的事。大家去年雖然賺錢了,卻透過各種培訓充分了解了自己的能力。大多數人都是隻擅長一個門類,對一個公司如何運作、其他部門都瞭解的很少。另外就是員工之中家在京市的多,京漂的年齡又普遍有點小。

林若妍找了幾位總監分別談了談,大家也都回去又找自己覺得看好的人談了談,想去的不合適,合適的不想去。

只有呂乾,以前是在杭城做過一段時間銷售的,還是很年輕的時候賣旅遊產品。他當年並不是什麼專業學銷售的,而是學旅遊和外貿,也不是什麼正經一本,只是二本。剛畢業的時候雄心勃勃被大幾屆創業的師兄拉著一起跑旅遊業務,那時候境內遊市場還很窄,並不好做,後來有了機會才開始賣外貿產品。

幾經輾轉,終於近十年賣房子比較多了,虧本的經驗也多了。

提起杭城的風景,他記憶猶新,他和妻子認識就是在杭城西湖邊,妻子老家是那附近億烏的。那個時候他一窮二白,妻子家裡卻是做買賣的,比他有錢。妻子大專畢業學貿易的,學歷在那個年代已經很高了,沒出去找工作,就幫著家裡做買賣。

現在妻子也還是在做買賣,將億烏老家自家廠子裡做的小商品販賣到京市動批那裡,做上游大批發。

以前呂乾鬱郁不得志,找不到工作就是幫著妻子做生意,妻子還嫌棄他晦氣,怕他經手了生意也賠了,只讓他幹體力活。如果不是林氏地產要了他,他還真就只能繼續給妻子打下手了當苦力了。

賣豪宅賺了幾百萬的佣金,抵得上他過去十幾年幹銷售掙的錢了,妻子那邊索性連生意都不做了,妻子家裡大哥看著廠子,她想提前退休當全職太太,專心教養女兒。

呂乾看林總找了半天沒人願意去杭城,就有點意動,回去和妻子商量。他們來京市打拼了這幾年,房子是有了,呂乾還給自己和女兒都弄了京市戶口,不過妻子戶口還在老家。

呂乾父母已經去世,老家沒什麼親戚,若是去杭城打拼,也算離億烏近。在那邊工作,就近關照到岳父岳母家裡,是個不錯的考量。

妻子聽著也有點動心了,在那邊,週末她就可以自己開車回億烏看父母和哥嫂。不過女兒才上高二,明年高考,妻子全職也是為了讓女兒學習有全面後勤保障,每天親自接送,週末跟著上補習班。女兒是京市學籍,肯定要堅持到高考後才能離京。

今天,林若妍就與主動找來的呂乾關起門來談了談。

呂乾小心翼翼問:“林總,您看我去杭城行不行?”

“當然行了,以前看你沒吱聲,還以為你喜歡營銷部總監的職務。”

“哪有,蔣芳比我合適。她來了之後,大家夥兒心氣更高,她也的確有很多激勵辦法,比我當初放任自流那種好多了。”呂乾承認自己的不足,“不過我見識過的地產專案還是比她多一些,失敗的經驗也多一些,在杭城和周邊幾個大城市都賣過貨,想著或許能有一定優勢。”

林若妍當然知道呂乾的潛力。她當初也琢磨著想說服呂乾去開疆拓土,就是怕他以前失敗太多沒有那個衝勁了。現在他主動請纓,她不會質疑他的能力,就是擔心他的家裡是不是支援。

“你家裡人怎麼說?你不是已經在京市安家,你女兒也在京市讀書,好像明年就高考了對吧?”

“是啊,我聽說杭城Z大也很不錯。所以我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