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討論方案的時候,趙星星就覺得老焦非常強硬,工程逼設計讓步,現在有了老王,這才知道技術大拿的靠山相當堅硬,老焦為了工程方便提出來的一些“最佳化”做法,很可能降低了建築外在的品質感受,一旦老王發現了這種苗頭和端倪,就會用設計技術上的知識駁斥老焦,逼著老焦絞盡腦汁去最佳化施工做法。

關鍵這位老王各專業都明白,老焦想用別的專業偷換概念糊弄,結果哪個專業都找不到弱點,爭辯都沒有機會。

至此,趙星星算是放心了,自己在施工圖和技術方面的短板,有了老王在,就不怕工程部打折扣了,建成效果的品質掌控力終於又回到了設計部手中。

林若妍也傻了,話說書裡五十多歲的老阿姨這麼拼的麼?

自從老王入職以後,身為一個退休返聘的技術顧問,她早上比正式員工來的早多了,八點不到就來上班,自稱老人覺少睡不著,晚上老焦不下班她也不走。她給的理由是因為老伴去世,兒子外地工作,家裡也沒養寵物,閒著還不如在公司。

公司免費的吃喝零食、先進的健身裝置和辦公電腦她都愛不釋手。還有這麼多年輕人在眼前,她的技術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她講的問題那麼多人認真聆聽,退休綜合徵全被這樣的生機勃勃治好了。寂寞無聊的時光一去不返,她覺得身心都跟著變年輕重返青春了,這樣的“退休”生活才是她想要的,比廣場上跳舞、或者是與一幫比自己歲數還大的老頭老太聊那些沒營養的家長裡短高階多了。

接下來不用設計部的人申請,總裁辦已經給他們全員配了行軍床和睡袋。

老焦一看,設計部聲勢浩蕩已經有八個人在了,他到現在還是光桿司令,有點力不從心。平時還要盯著售樓處那邊,將來豪宅專案開工他要長期駐紮在工地了,大X區的事情怎麼搞?所以他也不再矜持,趕緊讓人力招了幾個學結構和土木的小夥子,要能吃苦,願意住工地的。

到時候工程部三個專案的現場至少分別有三個負責人常在,和施工單位同吃同住,其他小專業就通用,三個專案上輪流來回跑。

成本部李嘉除了正經三個專案的成本要控制,還有那個工程造價軟體的研發工作,不得已又招了兩個有一兩年經驗的,他手把手教。將來施工隊進場之後,成本的把控是絕對要重視的。設計可以充滿幻想,施工可以要求技術不能偷工減料,但是成本要時刻記得給公司省錢,用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情才行。

按照設計管控的進度,6月中下旬,方案設計院提交了完整方案設計圖紙。這時施工圖設計院也已經確定下來,簽訂正式的合同了。合同額高達一千萬,而且簽訂後當天,林若妍已經打款百分之三十,即三百萬給到了設計院的賬戶。

在書中時代,國內十萬平米的住宅施工圖總合同額也就是三四百萬了。這還是行業黃金十年時最高的價碼,往後二十年京市房價翻了十多倍,設計費竟然沒有變化甚至還打折了。當然三四百萬的那種施工圖設計費只包括土建施工圖,如果想要園林景觀室內精裝修設計圖,外加一些特殊的要求,一定是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加錢,簽訂補充協議的。

國內設計院最近幾年哪還見過合同額這麼高,付款又如此積極的甲方?建築結構水暖電的專業負責人全上的精兵強將,便是每個專業下面畫圖的小同志也都選派了重點大學本科畢業生,確保繪圖的質量。

那個時候上網不方便,電子郵件發不了超過幾兆的圖紙,計算機畫圖也剛開始流行,大多數情況下,甲方會派自己人跑去設計院盯著那些設計師畫圖,隨時解決問題,省得來回送圖紙耽誤時間。

所以自從施工圖階段開始,設計部的人將自己的行軍床和睡袋逐漸就從公司搬去了施工圖設計院。

沒辦法,那邊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