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妍繼續說:“按照王總的計劃,產業新城一開始要做好配套,我很贊同。做一個更高階的酒店只是開始,還要聚攏人氣。看圖上有這麼一大片地造新城,不可能全都荒著等升值了再造房子。

姜老師也說,上面同意讓先建酒店,後續肯定要推出商品房。王總請了諸位過來,是要將一級開發做好,市政設施鋪到位,每個地塊規劃好做什麼,將來這些地才能有的放矢地賣給別人獲取最大價值。”

同樣的意思,都是買地等升值了賣二手賺差價,林若妍這種說法格調立刻就高了。他們這些人拿了地,做所謂一級開發,修橋鋪路搞好市政貫通,把生地做成熟地,然後賣給其他人繼續二級開發。

這個概念在更成熟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很普遍了。不過眼下這些人並沒有那種系統性地接觸過專業詞彙,直到林若妍說起來,他們才知道原來自己做的竟然是這樣高大上的事情呢,做好了名利雙收,不禁紛紛露出了讚許的笑容。

“可是,高檔酒店建設週期長,經營運營一段時間後才能見到錢,一開始還是要造住宅賣,快點賣了回款才行。”王民皺眉道,“這裡的容積率要求住宅也是1.0,還限高,蓋不了高層,蓋別墅要搭著小高層賣,否則做不滿容積率就虧了。”

林若妍聽眾人意思,就知道他們腦子裡的別墅還是傳統大別墅的概念,接下來就要她來給他們說說她要做什麼產品了。

容積率就是地上建築面積除以佔地,這個數越大,同一塊地能蓋的房子面積也越多,可售面積也越多。不過容積率越高意味著蓋別墅的可能越低。書中時代,正經被稱為別墅的都是獨門獨院的大戶型,地面一兩層帶個地下室。那種房子容積率也就是0.6左右,再高,院子就小了。

理論上一塊1.0容積率的地,是蓋不了傳統獨棟大別墅的。

這裡的總體大規劃當然不會讓遠離縣城還造那麼多高層的,同樣也不能浪費土地弄一堆大別墅,前後都堵死了,讓開發商就在容積率1.0這裡做文章,造一些精緻的小洋房,有國外那種小型城鎮衛星城之類的感覺。

所以控制容積率和限高是很正確的。林若妍能充分理解這些,不過花園洋房多層單元樓賣不了太貴的價格。蓋別墅類的才能吸引京市城裡人,回款是慢了一些,單價卻可以更高,賣毛坯建安成本比多層和高層也便宜。蓋起來便宜賣的貴,哪個開發商不喜歡呢?

但是市面上現有的別墅型別根本撐不滿1.0的容積率。

一般開發商會想著,拉高拍低,也就是頂著限高造一些高的住宅,剩餘土地儘可能多造別墅。別墅建築面積佔比儘量最大化,高層住宅沿著地塊最北邊蓋一排兩排,好的資源全留給別墅。那些高層住宅其實並不好賣,還居高臨下看著別墅,導致別墅的私密性會受到干擾。

這樣的混合小區,再怎麼砌築圍牆隔離,也還是互相影響,別墅不會是傳統高檔別墅的價格了。不過好歹湊夠了容積率,做了一些能賣的貴的產品。總之損失容積率就是損失銷售面積,這些人肯定接受不了。

凌老六脾氣更爆一些,他能感覺到林若妍話裡有話,卻不是很清楚這丫頭要幹什麼,就直白問:“林總,你是打算守著高速出口蓋別墅麼?來往倒是方便,可是容積率湊不夠,蓋別墅也要搭著一些多層賣,這裡多層賣不上價。”

林若妍突然問道:“你們知道現在京市和周邊城市的大別墅多少錢麼?我前段時間在津市買的大別墅才七八十萬一套。京市不是傳統別墅區的地方,別墅也就是三百多萬。”

凌老六不明所以道:“那當然,沒有個二三百萬,在京市那都不叫別墅。”

“那你們想過兩三年之後,你們認為的那種正經的郊區大別墅會賣多少錢麼?”林若妍繼續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