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夏各國同世而爭,雖然都自認正統且與江湖不對付。
可不得不承認,江湖確實是一個很好傳播訊息的渠道。
譬如遍佈諸夏的風雨樓。
其麾下散子無數,買賣訊息從來不看對方身份。
因此很多時候,諸夏七國都會私底下跟風雨樓有生意往來。
所以當齊帝的文書發出,僅一個月大燕就收到了訊息。
夏明遠看著手上文書的內容,忍不住開懷大笑,當即就讓人召周泰入宮。
“君屹,你來看看。”
夏明遠將文書遞給周泰。
周泰看完之後,臉上也忍不住浮現出了笑容。
“陛下,齊國皇帝終還是咽不下這口氣。”
夏明遠微笑頷首。
“剩下的就看南疆白玉那裡了,如果一切順利,那這第一步棋就算是成了。”
聞言周泰也一陣點頭。
其實當初在夏明遠打算向諸國廣告檄文之時,他們三人就想好了對策。
對於這份聲討檄文,無論齊帝回覆與否都只能乖乖入甕。
畢竟戰爭從來都是政治的延續,而兩國又是世仇,自然沒有和解的道理。
只是相比較回覆,齊帝若不回覆,三人還要多費一番功夫罷了。
因此這會兒看到齊帝的澄清文書。
三人都明白齊帝怒了。
一個年僅十七歲,滿懷熱血的少年,又急於向朝堂諸臣證明自己,他又如何能忍下這口氣。
所以儘管文書中一而再再而三的宣告,齊國無好戰之心也無動搖諸夏和平之意。
但三人卻能猜得到齊帝下一步動作是什麼。
齊國戍邊元帥鎮北侯楊興祖是齊帝的人。
齊帝要是私底下沒動作,那才真的有問題。
如此他們也該重新衡量齊帝這個對手了。
……
幷州,南關,邊軍大營。
此時蘇白玉還在核對朝廷運來的第一批糧草。
這時吳榮從營帳外走進來道。
“王爺,剛才探子來報,關外以南二十里出現了一股百人輕騎隊,看裝束似乎是南齊的。”
聞言蘇白玉扔下狼毫:“果然來了?”
南齊派人來騷擾這件事,他不用想都知道。
肯定是南齊皇帝忍不下這口氣,所以派人打算來打打秋風噁心一下他。
只是蘇白玉有些意外的是,沒想到來人這麼少。
也不知該誇齊帝終是知道輕重,還是該認為鎮北侯楊興祖有意敷衍不想上當。
“吳伯,苗來呢?他的傷好了沒有?”蘇白玉問道。
吳榮說道:“已經好了,從六天前開始,他就已經正常點卯。”
聞言蘇白玉淡淡笑道:“去告訴他,讓他從他川字部的騎兵之中挑出一百精騎,把南齊那一百人的頭顱砍下來,然後扔到南齊北關之下,順便再挑釁他們幾句。”
“諾。”吳榮當下會意恭敬道。
……
大燕南關二十里地(一百公里等於二百里)。
齊國百人輕騎剛出豹子溝沒多久。
忽然一道箭矢襲來。
領頭之人下意識的躲開。
“籲!”
其餘人也紛紛停了下來。
“戒備。”
領頭之人一聲大喝,其餘人皆是神情緊繃看向四周。
噠噠噠。
而後眾人耳邊就想起一陣雜亂的馬蹄聲。
領頭之人神色驟變看向左手方向。
“殺!”
只見不遠處山坡之上,有一隊同樣百人數量的精騎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