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盛老夫人守靈三年,秋兒幾乎要成了尼姑,吃齋唸佛,誦經超度。
三年之期已滿,明天秋兒就要回盛府了。
窗外,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雨打芭蕉。
五年前,秋兒十五。
秋兒從小就被養在盛府,當時盛家在豐城只有盛家老夫人一人。盛漢恩帶著傅弦鎮守著邊疆,幾個子女都被寄養在各方親戚家裡。
盛老夫人常年閉門不出,只會定期去寺廟上香,為盛家求平安。
寺廟建在南郊,後面就是一座小山,當時是春天,小山上已經開滿了許許多多的野花。
身邊跟著的都是些年輕的小丫頭,盛老夫人來了興致,讓幾個陪同的丫鬟去山上採些花回來。
秋兒也隨著去了,這是盛老夫人第一次帶秋兒出府。
秋兒跟著幾個丫鬟一起上山,嬉笑間,那幾個丫鬟慫恿著秋兒去採一朵花,那花長在陡峭的崖邊,漂亮的很。
秋兒猶豫了一會,可是又想著給老夫人一個驚喜。
老夫人待秋兒就像親孫女似的,去年,老夫人身邊的丫鬟翠兒生了場大病,臨時找不到人伺候老夫人,管事的嬤嬤便隨便將秋兒安排了過去,誰知道老夫人一眼就相中了秋兒,此後,秋兒便留在了老夫人身邊。
這樣想著,秋兒決定去試試。小心翼翼地拿到花,秋兒高興極了,可等回過頭時,秋兒發現剛剛的幾個小丫鬟都不知道哪去了。
春天的天氣變化無常,不一會兒,瓢潑的大雨就落下了,秋兒被雨淋得狼狽不堪,實在沒辦法,就躲到了一棵大樹底下。
當時秋兒還不知道,那幾個小丫鬟就是故意捉弄她,說是捉弄,可她們也是盼不得她死了才好。說起來,秋兒同這些小丫鬟也是一同長大,一同被賣到盛府,按理來說,彼此都是很好的朋友。可是人心總是變化的,同樣落魄時,就是自己少吃一口,也不會讓對方餓死,可是,一旦有人富貴了,曾經的那些同伴看來,便覺得不公。
秋兒當時不懂,只是安安靜靜地等著那些小丫鬟回來找她。
手中還小心翼翼地捧著剛剛採來的花,秋兒不想讓它被雨淋壞,可是自己,卻早已溼透了。
朦朦朧朧地,秋兒遠遠地看見一個人影走過,想著是那些丫鬟們,秋兒便喊著朝那邊揮了揮手,望著那邊,秋兒見那人影立住,也朝這邊望了過來,逐漸走近。
靠近時,秋兒才發現,這人一副書生打扮,手上撐著一把破破爛爛的傘,身上也已經被雨水淋溼了。
秋兒有些無措地朝樹幹底下縮了縮。
那書生笑道:“姑娘,你這樣待在樹底下很危險,還是先出來吧。”
秋兒看著他一臉真誠的模樣,也不像是壞人,還是有些猶豫。
那書生便又好說歹說,秋兒最後才將信將疑地從樹底下出來了。
見秋兒出來,那書生便把傘給她撐著,離得遠遠的,自己淋雨。
見狀,秋兒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不過那書生卻一副沒事的樣子,自顧自地笑道:“山上的雨就是比市井裡的清爽些。”說著,還仰起頭,任由雨水落到自己臉上。
秋兒看著書生,覺得好笑,一不小心,就真的笑出了聲。
可那書生卻沒惱,仍舊笑道:“姑娘笑得跟手上的花一樣好看。”
秋兒瞬間紅了臉,不知道說些什麼,只好低著頭出神地看著自己手中的花。
“姑娘怎麼在這裡?”
聞言,秋兒便把事情的原委給書生說了一遍。
書生點了點頭,隨即道:“那我陪姑娘一塊等。”
秋兒有些不好意思地道:“麻煩了。”
書生擺了擺手,笑道:“反正我也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