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行針的動作,不過幾個呼吸的功夫,孫青立刻驚喜地說道:

“童大夫,你可真神了,真的沒那麼痛了。”

看著立竿見影的效果,童玉君臉上的笑意也更濃了,將針取出,另選了一根長針,又條口透承山。

周葉則笑罵一聲,“早讓你來,你還不肯,說起看大夫就直搖頭。”

童玉君輕聲道:“不要停,繼續活動。”

長針出完之後,童玉君又在她右肩選了幾個穴位,只紮了三針,行三次針之後快速出針,並不久留。

等針出完,孫青忙不迭的起身,驚喜地活動著肩膀。

“童大夫醫術真是高超,這真的不痛了,嘶~”

孫青一下子活動狠了,又呲牙咧嘴了起來。

童玉君看得好笑,忙叮囑道:“你這幾天可小心點,明日再來一次,別的不敢說,好歹過年這幾天讓你舒服點”

“哎哎哎。”孫青連連應下,她摸出錢袋,比著給鎮上大夫的診費,拿出了銅錢。

不過好像針灸大夫的診費要高一點,因為沒有藥錢,她這邊想著,又掏了些銅錢出來。

童玉君止住了她的動作,“鄉里鄉親的,就這個數就行了。”

周葉也高興不已,她現在對童玉君非常有信心,之前還為童玉君著急過。

如今看到鄉親們對童玉君的認可,比她自已賺錢還高興。

二人相視一笑,眉眼間俱是輕鬆。

童玉君從空間裡抓了一把豆芽,用大葉子包了,塞給了周葉。

“自已發的,不值錢,嬸子拿回去添個菜。”

兩人熟了,周葉就不跟她客氣。

等送走了孫青和周葉,童玉君準備做燈籠了。

古代的燈籠多種多樣,她又會竹編,便打算做幾個款式不同的,至於日式燈籠,當然是有多遠滾多遠,怎麼可能以倭代華。

民間常見的便是宮燈和紗燈,還有扇燈、如意燈,至於那些非遺的滾燈,童玉君還是沒這個打算,太費時間了。

單單宮燈就有很多種,童玉君自然不會花時間去雕花,只做了最簡單的兩個。

等骨架做好了,糊上紅紙,掛上從集市上買的紅繩穗,燈籠便做好了。

這兩個到時候掛在屋簷下,紅彤彤的多喜慶。

她另外還留了一些材料,只等元宵節的時候再做個好看的,提著玩。

至於剩下的紅紙,童玉君則都裁成了紅包,等到時候小孩子來拜年的時候,一人給一個。

大年二十九這天,童玉君給孫青結束了最後一次針灸時,已經中午一點了。

她正準備將堂屋大門關上,回空間休息,便見趙月娘夫妻進了小院。

“這怎麼還一起過來了,可是有什麼事?”童玉君有些吃驚,忙將大門開啟。

趙月娘和何大柱對視一眼,笑著道:“沒什麼事,就是今日我們家團年,爹孃讓我們來請玉君姐上我們家團年去。”

團年就是吃團圓飯。

童玉君先是一愣,反應過來後,眼底帶上了笑意。

閤家村的習俗與童玉君老家很像,她們家也不是每次都大年三十吃團圓飯。

尤其是兄弟多的人家,多是大年二十九在這家吃,大年三十在那家吃。

但即便這樣,也多半是隻會邀請親戚。

這樣的好事,童玉君就不拒絕了,眼圈一熱,忙轉過身應道:“那你們先坐,我去換身衣服。”

她趁著換衣服的時間回了一趟空間,趙月娘還沒有孩子,紅包倒也不用準備。

至於菜,哪怕家裡條件再差,今日總歸是不缺肉菜的。

而童玉君的好東西太多了,卻又不適合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