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透。

看著因種上紅薯而帶有生機的菜畦,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這不是空間裡一鍵操作可以帶來的。

在元元的幫助下,規劃了好了院子,選定了一塊地方,將之前泡著的葡萄藤種下去。

等到葡萄藤萌發之後,再搭個架子,日後就能在葡萄藤下納涼了。

那幾棵果樹童玉君也準備種上,挖上坑,倒入空間裡提來的泉水。

只是籬笆周圍還是空蕩蕩的,不太好看,不知道山上有沒有野生的月季。

童玉君摸著下巴琢磨著,好像還真沒看見什麼花。

倒是之前在天坑外看到幾棵映山紅,但是這個季節它不開花啊。

要不明天挖幾株蓬蘽回來種吧,開的小白花也挺好看的,結的果子還好吃。

第二天一早,童玉君一起床就去磨坊了。

昨天泡了一下午的米,如今正好磨米粉。

這次的米粉裡頭有糯米粉,吃起來口感會不同。

用燒好的熱水和麵,其實也可以加入艾葉,這樣出來的米糰子就是深綠色的。

將米粉揉好之後,揪成大小均勻的劑子,壓扁,舀一勺之前炒好的芝麻鹽放進去。

包米糰子不需要像包子那樣捏褶,揉成一團,只要芝麻鹽不漏出來也行。

鍋底燒火,等水開後將包好的米糰子放進去煮。

往鍋裡倒了一點油,要是有豬油會更好吃,豆油童玉君還是第一次嘗試。

童玉君另外切了一點蔥花,等會撒進鍋裡。

還剩一點劑子,童玉君準備包點不一樣的。

她另外炒了一小碗胡蔥酸,也包了進去。

要是有肉的話,也可以炒點肉放進去,梅乾菜包著也很好吃。

米糰子包好了,不過這個她準備蒸著吃,去竹林裡摘了一把箬竹葉,清洗乾淨。

將箬竹葉平鋪在蒸格上,將一個個包好的米糰子放上去。

這邊才剛蒸上,那邊煮著的已經能出鍋了。

童玉君呈了兩個出來,湯汁呈白色,上頭泛著油星,點綴著零星的蔥花。

其實這個米糰子打小她就不是很愛,因為到她這一輩的時候,可以吃的吃食太多了。

但是在她父母那個年代,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上,算是相當美味的吃食。

所以隔一段時間,童玉君的媽媽會張羅著要做。

這還是童玉君第一次做這個,一口下去,芝麻鹽的鹹香,同她記憶中的重合了。

童玉君的動作慢了下來,這一晃在這異世也待了十幾天了,她想家了。

以前在外地讀書、工作都沒這麼想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