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狀,我被她奶奶打了一嘴巴,那一嘴巴子可疼了,我也哭了起來,我奶奶知道以後趕過來跳起腳來就罵人,‘我自已都不捨得打,你憑什麼打我的你算什麼東西呀’!”老太太慈眉善目,說起她奶奶時那種幸福感,我的腦海裡立馬有了護犢子的婦人跳腳罵人的即視感。

周老太太常說,這是她身為童養媳卻勝似女兒的優越感。

“說起來我小時候的生活,那是真真切切的幸福,不是親生,收到的卻是滿滿當當的都是愛。而你阿婆,把我視如親生,為我付出的太多太多,那時候這麼窮,她都把僅有的首飾都給了我。而我,沒怎麼孝敬她,就連她最後一面也沒見著,反而你那個外婆,沒養過我,我卻伺候得她好好的。”周老太太說著說著,聲音哽咽了起來。

“老媽,阿婆在天有靈,她又那麼疼愛你,是不忍心責怪你的!畢竟那時候,我們全家都在外地,那時候我們家也沒有電話什麼的。”

說來也是老天弄人,請人報喪,愣是沒碰上。

在我印象中,阿婆和外婆是一樣的,都周老太太的母親。

我們懂事以後,看到的阿婆,常年穿著深灰色大褂,身材瘦瘦的,很高,說話的聲音細膩溫柔,我們兄弟姐妹每次去都有紅包回來。少則三五分,多則一毛兩毛。這個印象最深,說起紅包,去外婆家,那是隻有過年才有的。

那時候,阿婆家屋後是個大果園,園裡種了果樹。

尤其端午節送肉去的時候,她從來不讓我拿空籃子回家。不是裝滿了金枸子、黃皮果、荔枝或者甘蔗,中秋節的時候是石榴、龍眼、柚子。

“生恩不及養恩大。外婆只是給了您生命,而阿婆卻是那個在你生病的時候整日整夜守著您、生怕您冷了餓了的人,多少童養媳夭折了的,又能有幾個童養媳活得這麼恣意快樂?”

“是啊!生兒不及養兒恩。我對得起你外婆的生恩,卻愧對你阿婆養育之恩。”人生果真難兩全!“你阿婆給了我新生,她疼我、寵我、慣我,記得我親姨婆來看我時說過一句話,她責備你阿婆和我奶奶,說她們這麼寵你我是在害我。我奶奶回敬了她一句,她井底之蛙。”說起兩邊的親戚來,周老太太的心情特別愉悅。

事實證明了周老太太雖然嬌生慣養著長大,卻也是個能吃苦耐勞的。也許骨子裡的韌性,是外人所不能認知並共識的。

夜深了,外面寒風刺骨,屋裡卻暖暖的心裡也裝得滿滿的,恬恬打著小呼嚕。

“這麼晚了,睡吧睡吧。”周老太太替恬恬壓了壓被腳,催促著。

聽著老太太均勻的呼吸,我卻怎麼也睡不著了。想著老太太這麼些年來所受的苦,作為她的孩子,我們都力所能及地善待。

“若塵,你到家了沒?大家都等著你報平安呢!”QQ一上線,就收到群聊文友發來的資訊,敢情那群夜貓子是蹭到天亮呢。

“回咯回咯。謝謝牽掛!”

“那就好!看著你朋友圈,貌似在求捎帶?”幾個渣渣調侃起來。

“對的。”

“還真是有人兜路過去接你啊!這招可以,太聰明瞭,還沒見過這樣回家的!”

“也要有人對你這麼好才行啊。”

大家七嘴八舌地,看事也不嫌事大。

我發了個表情包,微笑,撤。

是的呀,因為周敢公司有事,我總不能傻傻等著,就發了個朋友圈“晚上回家,誰回去?過來捎上我。謝謝!”

過年過節的,特別老人孩子在家的,哪個不是心焦麻亂往家裡趕的?哪個不是一放下行旅就搶過老人手裡的活?

陪伴才是長久的告白。

“倩啊,你房間的蜘蛛網弄完了嗎?樓上客廳那一塊挺多的,你去弄弄。”周老太太更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