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西南局勢 (第1/2頁)
房穿明末,開局後門通北美 靈靈吼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透過方才這番話,他們算是知道,劉升不只是想建立一個新王朝,還想要讓新朝之興盛遠邁歷朝歷代,乃至解決一些前幾個王朝都無法解決的問題。
回過神後,李長文想起最初加入崋部時的信念,第一個表態道:“臣贊同此事——不破不立,惟有大膽打破以前的陳規陋俗,建立更好的新制度,方可令龍江船廠等官廠生產效率遠超從前。”
何應瑞等工部官員也為劉升一番話所折服,當即紛紛拱手道,“臣附議!”
“臣附議”
“···”
見統一了工部官員的思想,劉升便道:“那便設立一個專門的機構,來負責指導、督促包括龍江船廠等官廠進行組織、生產等方面的改革。
就叫做官廠改革促進局吧,劉鱗長加工部侍郎銜,兼任促進局局正。”
目前大崋工部右侍郎的職位還空缺著,劉升給劉鱗長加工部侍郎銜,又委以要任,顯然有意提拔他為工部右侍郎。
劉鱗長雖然四十好幾了,且是萬曆四十七年的進士,宦海浮沉二十幾年,此時仍不禁有些激動、興奮,當即站到殿中央向劉升深深一揖,“微臣領旨謝恩!”
散會後,劉升又將李長文單獨留下。
他道:“看來我大崋想要建設處一支可靠艦隊,至少需要數年之功啊。如此,能否真正令鄭家歸附就更重要了。”
“陛下所言甚是。”李長文對此表示贊同,“鄭家艦隊雖不如西夷,但到底戰法熟練、又有眾多海戰精銳,可鎮守東海。
只要鄭氏真心歸附我大崋,至少可保東南海疆數年安寧。”
“那先生認為,該如何令鄭家歸心呢?”
李長文道:“其一,封爵;其二···聯姻。”
說道後一個方法,李長文明顯有所猶豫。
他對劉升來歷是有所猜測的,也知道劉升脾性,擔心劉升反感聯姻之事。
然而他看錯了。
劉升對聯姻既不喜歡,也不反感——倘若透過聯姻就能實現一大政治目的,他是絕不會介意的。
於是點頭道,“等鄭家叔侄到南京了,先生便探一探他們的想法吧。”
“是。”
···
乾元二年,八月十九。
廣西訊風衛傳來重要訊息,言前明廣西巡撫方震儒決心降崋。
劉升隨召集李長文等軍機大臣於天心殿商議此事。
在眾人到來前,劉升先看了看方震儒的相關情報——其實這些他之前看過,如今再看一遍是為了防止記錯了資訊。
方震儒,字孩未,桐城人,後移居壽州。
也即是如今的大崋淮南省人士。
其為萬曆四十一年進士,今年已五十九。
早先擔任過一任知縣,後來基本都是幹御史的事,如諫言、監軍、撫軍等。在天啟年間頗為活躍,但因屢次得罪魏忠賢,終被誣陷下獄,判處絞刑。
但方震儒運氣不錯,沒能等到行刑之日,天啟皇帝就無了,崇禎即位,大赦天下,方震儒得以被釋放歸鄉。
後來在崇禎八年流賊犯鳳陽府之事中,因壽州主官不在,方震儒挺身而出,率領軍民守護城池,遂被薦為廣西參議,不久升任廣西巡撫。
但實際算起來,方震儒擔任廣西巡撫也不過兩三年而已。
而且根據訊風衛訊息,方震儒到廣西后身體一直不怎麼好,再加上明末廣西情況也頗為複雜,所以方震儒並沒有真正掌控整個廣西的軍政大權。
事實上,在明末的環境下,即便是以兩廣總督身份兼任廣東巡撫的沈猶龍,當初對廣東的掌控也是相當有限的。
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及遍地賊匪且不提,還有當地人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