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巧巧再次被驚得停下了腳步,緩緩轉過身來,與坐在坐床上的怪郎君四目相望。

“這……這也太貴重了!”

唐巧巧不愛佔便宜,只是順帶做了碗麵條給他吃,更何況材料也是從他家裡拿的。

沈臨熙依舊面無表情,放下了筷子,起身便走出了木門。

想起家裡還有等著服藥救命的弟弟唐佑安,她快步走回了灶房。

吸溜吸溜快速吃完麵條後,唐巧巧收拾好自已的東西,一手抱著珍貴的木匣子,另一隻手攥著油紙傘,往屋子外走出。

那視為百寶箱的布袋她也不會落下,鼓鼓囊囊地斜背在身上。

再次走回昨夜那驚險的小巷子時,唐巧巧忍不住左右觀察一番。

現在的時辰尚早,街道上的行人並不多。

唐巧巧七拐八繞,迷迷糊糊地竟被她走回了主街道上。

低頭看了看夾在胳肢窩下的那把油紙傘,她決定先把它還給藥行掌櫃,然後再去買些日用品。

她一邊走一邊盤算著手裡的錢怎麼花,才最合理。

首先糧食必須要買,其次是鹽和油,做苦力的農民,必須攝入足夠的鹽分!

緊接著把剩餘的錢存起來,在關鍵時刻能保命。

在困難時期,得把想買的東西拋到腦後,錢必須花在刀刃上。

想到這,唐巧巧嘴角上揚,腳步也輕盈不少。

不多時,她順著昨日的記憶,找到了昨天那家藥行。

今日是圩日,藥行的顧客非常多。

藥博士在櫃檯前忙碌著,沒有注意到人群中走進來的唐巧巧。

她環視一眼屋子裡的人,見昨日領著自已找到藥行的老丈,正坐在屋子南邊的一個位置上,給病人號脈。

立時,她便反應過來,原來在內室與自已對話的掌櫃真的是那老丈。

唐巧巧沒有多做打擾,她把油紙傘靠著櫃檯內側放了下來後,默默地走出了藥行。

今天的天氣格外的晴朗,來趕圩的村民非常多。

她出門前便把五十文放到了方便拿取的布袋裡。

順著店鋪招牌,她來到了米行,花了十五文買上三鬥米後,她扛著一小袋大米走了出來。

街道兩側擺著許多售賣小吃的攤位,燒餅、點心、蒸餅、湯餅……

這瞬間喚醒了唐巧巧肚子裡的饞蟲,她站定在街道上,滿臉興奮地看著琳琅滿目的街道。

誰說古代落後而不講究享受,現在看來,和平時期的朝代繁榮程度與現代比起來,也不相上下。

她摸了摸布袋裡剩餘的三十五文錢,躊躇片刻,最終只買了三個燒餅,花了三文錢。

她必須精打細算,不是每次都能運氣爆棚,找到赤靈芝的。

找到專門售賣鹽的鋪子後,她花了4文買上一斤粗鹽便走了出來。(唐朝一斗鹽20文,一斗為六斤,取中間數4文一斤。)

手上本就抱著一個木匣子,加上肩膀上扛著一袋大米,買到的粗鹽,她塞進了布袋裡,而那三個燒餅因為有熱氣,擔心放入布袋會把裡面的藥包捂壞,她又順便塞進了裝著鉅款的木匣子裡。

已經騰不出手來買更多的東西了,更何況自已已經知道了去往鎮子的路,今日就先買這些吧!

心滿意足地肯定了自已的想法後,她開始往出鎮子的方向走去。

“噠噠噠~”

快要走到鎮子大門的唐巧巧身後響起一陣馬蹄聲,她下意識地往路邊靠了靠,讓出了更大的路供馬匹透過。

馬蹄聲卻在她身旁停了下來。

順著蜀馬的身姿往馬背上瞧,唐巧巧一眼就認出了騎在馬背上人,正是那怪郎君。

見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