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巧巧用乾淨的碗從木桶裡舀了小半碗水,用乾柴敲開一小塊粗鹽,把一丟丟粗鹽放入盛著半碗水的碗裡攪拌均勻。

緊接著她把鹽水倒進了裝著麵粉的另一個碗裡,用筷子挖了一點豬肉油加入後,再繼續用筷子攪拌到沒有了乾麵粉,開始用手和起了面。

鐵鍋裡的水已經冒起了魚眼泡。

等待醒面的功夫,她走到大缸旁,彎腰拿起一顆雞蛋。

想了一下,她又拿多了一顆雞蛋。

“咕嚕嚕~”

飢餓感再次襲來,若要麵條勁道,就要等足醒面時間。

估計等不到醒面完成,自已就要餓暈了。

幾番清理灶房的衛生下來,唐巧巧的雙臂已經十分痠軟。

若要快速吃到麵條,就需要多揉幾遍。

她耐著痠痛把面揉好後,又藉著灶膛裡的火光,從壁櫥裡拿出了一把菜刀。

幸好菜刀沒有生鏽,否則只能吃扯麵疙瘩了

掃視了灶房一圈,也沒有找到擀麵杖。

看著鐵鍋裡已經沸騰的水,唐巧巧靈光一閃,便用右手捧起揉好的麵糰,然後用左手拿起菜刀,做起了刀削麵。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條件所限,她把麵糰都削入鐵鍋裡後,待水再次沸騰,刀削的麵皮都浮了起來。

再多等片刻,麵條便熟了。

撒了一小把粗鹽後,她把熟透的刀削麵夾起裝入事先準備好的兩個碗裡,又用另外一個洗乾淨的碗舀起鍋裡的麵湯分別倒入裝有面條的碗裡。

剩餘的麵湯,她用碗舀出後倒在小院子的雜草堆裡,又將鐵鍋清洗乾淨。

灶火把鐵鍋殘餘的水分都蒸發幹後,她走到灶臺後面,把灶膛裡大根的柴火退了出來,只留了一些小根柴火。

用筷子挖了一大塊豬油入了燒熱的鐵鍋裡,待豬油化開又開始冒起細泡泡的時候,唐巧巧磕了一顆雞蛋入內。

蛋液在熱油的煎炙下,散發出煎蛋獨有的香味。

灶房裡煎蛋噼啪作響的聲音,給這間死氣沉沉的屋子增添了少有的生氣。

前屋始終沒有動靜。

唐巧巧只往那邊看了一眼,便繼續低頭煎蛋。

把兩個煎好的荷包蛋夾起分別臥在麵碗上,再把熱油淋到面上,一碗簡單的刀削麵便做好了。

她身上的襦裙也在忙碌時被灶臺上散發出的熱量烘乾了,這讓她暖和了許多。

嚥了咽口水,她還是決定先端一碗給前屋的怪郎君。

此時籠罩在夜空的烏雲散去,月光灑在大地上。

唐巧巧藉著微弱的月光,端著一碗刀削麵,摸索著往前屋走去。

穿過短短的過道時,她發現前屋透出燭光。

原來他家裡有蠟燭!加上大缸裡的一塊粗鹽,還有那小袋子麵粉,她斷定這位看起來怪怪的郎君定是個有錢人。

三鬥米一斤鹽,在大唐初期,普通百姓很難購買到粗鹽,雖然粗鹽的味道有些苦澀,但也比醋布的味道好上許多。

唐巧巧加快了腳步,很快便走進了前屋裡。

沈臨熙依舊閉眼躺在坐床上,而那根燃著的蠟燭,顯然是剛剛點上的。

唐巧巧把刀削麵放在坐床上的小几上,而後便快速返回灶房。

她實在餓狠了,何況前屋的怪郎君也不喜歡跟別人多交談,刀削麵已經送到他的面前,至於吃不吃,那就是他自已的事了。

灶膛裡的火已經快要熄滅,這讓灶房暗了不少。

唐巧巧又往灶膛裡塞了一根大柴火,擔心鐵鍋會被燒壞,她乾脆把鐵鍋端下來放在地面上。

灶房很快又被燃燒的柴火點亮,她坐在灶臺下,烤著暖洋洋的灶火,端起一碗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