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安華敷衍著:“要孩子前我就戒!”

嶽媽囑咐:“你把你全部心思都用來對付你這個老丈人啊,我跟你說,聽媽的錯不了,以前你媽我在廠裡管理個人的時候就知道,雖說那會都談奉獻,但利益仍舊是決定事情最終走向的東西。

一旦周圍人發現是因為你老丈人的原因,或者說他們觀察出這個巧合,就會下意識地躲避的,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

嶽安華靜靜地聽著,嶽媽本人在木廠工作了一輩子,是有一定的心得的。從小到大老媽總是想把悟出來的人生哲理教給孩子們,想讓孩子的人生在自己的指導下少走些彎路,雖然不完全對,但有可取之處。

隨後嶽媽對著兒子悄悄地說:“岳陽她媽昨天跑過來,又問我借錢,你猜幹啥?”

嶽安華無心猜謎語,反正最近岳陽倒是老老實實的,沒再偷偷摸摸地跟著韓佳怡了。

嶽媽見兒子不吱聲,自說自話:“說是給岳陽說了門山上的親事,小姑娘長得可水靈呢,妮子吹噓說比佳怡還漂亮呢!說彩禮800塊錢,就不訂婚直接結婚了。”

嶽安華驚住了:“這麼快?”

嶽媽眯眼笑道:“這緣分來了就是很快的,街道也不是沒有過,不說你是閃婚,那這條街那個嶽峰,也是看好了很快就結婚了,只要人沒問題,都能過的。

男方家都想讓快點結婚,省錢,不然逢年過年不去女方家,禮品都得重些,不花錢嗎?

真正該謹慎得是女娃娃家,要看男方的人品工作經濟條件婆家好相處不,都得考察好了,男娃倒沒有那麼多忌諱,只要女娃好,滿意樣貌性格就行。”

嶽安華覺得岳陽要是找了物件,也好!

嶽媽這次仍舊借給了王妮300塊錢,緩和關係嘛,畢竟是本家人,事情過去了就過去了,一個街道住著,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這就是嶽媽的處事原則。

岳陽是找了個家在山上農村的媳婦,21歲,確實很漂亮,岳陽賭氣,見了這個姑娘,覺得和韓佳怡大差不差,還要賭口氣,甚至告訴老媽:“那就在韓佳怡辦婚禮前結婚,要不然我就不結了。”

王妮自然是怕兒子出事的,他最近確實是有些反常,但王妮有王妮的算計,他告訴岳陽的說親物件:“早點嫁過來,我們家岳陽有正式工作,等你嫁過來,給你找個廠裡的工作乾乾,不比在家裡種地掙得多。”

女方想走出大山,嫁進城裡,在一定程度上是會在男方的長相上妥協的,人都是在找平衡嘛!

要是岳陽什麼都好,為啥找個農村的,人家還可以找個城裡的工人呢!

所以女方同意下來。

嶽安華從轉業都沒一次和嶽媽和和氣氣的說會話,因為孩子和自己的婚事嘛!

這次嶽安華幫著老媽擇豆角,也就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就是覺得婚姻大事太過現實了些,你說女的圖男的經濟條件好,男的圖女的漂亮,多膚淺是不是?”

嶽媽聽了兒子的話,笑得那個聲音大啊,嶽媽拍了拍兒子的肩膀,哈哈笑道:“自古郎才女貌,而且這也看氣場的,也不是說女的漂亮男方就都能看上的,能走到一起的就是氣場和,媽以前相親,見了好幾個呢,可有比你爸帥氣的,這都說不來。

佳怡家是麻煩點,不過媽見了佳怡啊,就覺得這姑娘是個很柔軟的小姑娘,你看看,對這倆孩子也挺有耐心的,至少媽對這倆沒血緣的孩子做不到像佳怡那麼有耐心,人也漂亮年輕,人家不圖咱點啥,憑啥嫁給咱呢,是不是?”

嶽安華沒說話,就聽著老媽東一句西一句的說著東家長李家短,看著老媽有些花白的頭髮,想著老媽也老了,今年都59歲了,自己領證了,她的眉宇算是舒展開來了。

嶽安華從轉業以來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