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大,到了省供銷社以後得有個熟悉的過程。常寶君上任之後,先去各個市調研,手中掌握一些資料,準備開個會。當然開會也沒實質內容,熟悉一下各市、縣供銷社主任,再給大家鼓鼓勁。
在此之前,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召集各省供銷社主任開會,常寶君參會回來,正好要傳達會議精神,便安排辦公室發通知,準備月底召開全省供銷系統工作會議。會議內容,一是傳達全國總社會議精神,二是請各地彙報下工作情況,三是省社領導總結提要求。
這次中央開會,提出要恢復重建基層供銷社。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從中央到省裡、市裡、縣裡,以及那個時代的公社,都有供銷社。大隊還有雙代店。越到基層越忙碌。農村雙代店、公社供銷社,都是很重要的部門。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先是雙代店消失了。或者是自然消亡,或者改成了個體戶。到九十年代中後期,鄉鎮供銷社名存實亡,有的連牌子都沒有了。中央考慮為了更好地服務於三農,建設新農村,提出要恢復重建基層供銷社。這是一項重大舉措,這也是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的明確任務,將會為農村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
當然,恢復重建基層供銷社,不是說形式上都掛牌子,就算恢復了。在基層可以針對農村的要求,成立供銷公司,真正起到服務農村作用。
常寶君傳達過精神,大家覺得非常振奮。供銷社沉寂了那麼多年,該展示展示了。常寶君感慨地說:“在座的各位,可能很少有像我這麼早進入供銷系統的。即便你們剛從別的部門調來,從未乾過供銷工作,但對於供銷社、雙代店,肯定也不會陌生。應該說,有許多內容絕不只是記憶。”大家都紛紛點頭。常寶君繼續說道:“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供銷社是做出過非凡貢獻的,由於種種社會原因,它一度比較沉寂。我們作為供銷人,就有義務讓它重新發揮好為農服務的作用。供銷社,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農村,基層供銷社,是直接為農村老百姓服務的,恢復重建基層供銷社,是當前一項重要的工作,大家必須高度重視。”
鄉鎮供銷社,雖然消失了大部分,還有一小部分,仍然存在著。像煤山縣的供銷社,大概有三分之二留存,林家聲上任之後,以煤山縣為試點,把剩下的部分恢復重建了。常寶君特別表揚了興隆市。常寶君說:“像我們興隆市,已經開始著手這方面的工作了,下面,請興隆供銷社的林主任,也是市政協的林主席,給我們具體談談。大家歡迎。”
掌聲立刻響了起來。
開會之前,常寶君與林家聲交流過,但沒說要他發言,林家聲不由得愣了一下。當然,作為老同學,林家聲還是應該捧這個場。常寶君向他點點頭。看來常寶君臨時決定的,那就服從安排吧。
林家聲客氣了兩句,從自已的經歷談起。他開始幹雙代店,之後去公社供銷社做臨時工,後來高考恢復又去供銷學校讀書,再回到供銷系統工作,算起來,竟有二十多年在和供銷打交道。林家聲說因為對煤山供銷社的特殊感情,他產生了重建供銷社的念頭。不過光靠市供銷社不行,更主要的是要發揮鄉鎮的積極性,現在煤山縣二十個鄉鎮,基本上都恢復重建供銷社了。目前,他也考慮將這種模式在全市推廣。
“不僅要在興隆推廣,還要在全省推廣。林主席的想法,與省供銷社的思路是一致的。”常寶君說道。
中間休會的時候,常寶君與林家聲單獨交流,提出最近一段時間,省供銷社準備在興隆開個現場學習會。本來他是想每個縣供銷社主任都去的,考慮到人多就開到市一級主任會議。這樣再加上省供銷社的,也有近三十來個人會議規模。常寶君說:“家聲,你回去準備一下。這也是我來到省社開的第一個現場會,你把興隆有特色的做法都拿出來,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