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覺得我是一個很大方的人,朋友也是這樣評價我,對於朋友如果來我這裡,我一定會各個方面都要招待好,也生怕哪個地方招待不周,讓她心裡不舒服,但基於我們的關係不好意思去說。
朋友來我這邊,我都會提前一天詢問,大概幾點的車,坐什麼樣的交通工具,以方便我當天留夠充足的時間去接她,好讓她在這趟孤獨的列車旅行中,一下車看到我的身影,讓她在異鄉也有強烈的歸屬感。
朋友來的前一天,我也會認認真真把家裡從頭到尾打掃一遍,每一個角落我都會認真看是否有哪裡失禮的地,把家裡整理乾淨整潔,也是對朋友的一種歡迎。
每次去到朋友那邊,約好的吃飯,我也不會空手,總是帶著一些小禮物,不是客氣,喜歡那種互相惦記的感覺。
在朋友眼中我為人大方客氣,可是什麼時候我也變成了一個斤斤計較的人。
以前上班,我經常請大家喝飲料,吃東西,從來不在意這些東西,總覺得大家相遇就是一種緣分,大家在一起開心就好,錢這個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沒有就去掙
是什麼時候我變成了特別斤斤計較的人,以前的我明明很大方,有時候大家說好的AA,如果有誰忘了我也從來不會主動去要,有人問的時候我也會抹零去說:比如:一個人45,我會說一個人40就可以了。
後來來回換了好幾次工作,我也在不知不覺中變了,那是大家到了買紙的時候,因為提前訂好了規矩,用完就買。
在別人的提醒下,我知道該我買紙了,為了節省外賣費用,我在買的時候詢問了其他同事要不要一起,大家決定一起買,讓我下單。
我就在外賣上購買了三提紙,沒花多少錢,我付完款以後,告訴她們我已經買過了,並且把截圖發給了其中一個下班的同事。
她說多少錢,我說十二塊四,還沒等我說十二就可以,她就直接給我轉了十三塊錢,我點開紅包,糾結了半天要不要退她五毛,退她五毛錢是不是讓人家也尷尬,人家可能也想湊個整好看,我這樣是不是太沒有情商,太打人家的臉了。
在我糾結的時候,另外一個人沒有給我轉錢,我又提醒了一下她,我說剛剛買紙的錢,十二塊四你需要轉給我,她說好,等會我就收到了轉賬提示。
就這樣我收到了兩筆轉賬,其實也沒有多少錢,放在以前我真的不會提這件事,可能我自已都不記得了,現在這些事情我記得特別清楚,甚至連幫別人墊付的幾塊錢,我都會提醒別人記得轉給我。
在同事眼裡我是一個“小氣”的人,特別斤斤計較,連幾毛錢都會算出來的人,她們平時也會拿我摳這個事情開玩笑。
偶然跟朋友提及發生的這些事情,覺得自已真的太過計較,幾毛錢其實可以不說,非要說出來感覺大家心裡都在想,我這個人也太計較了吧。
朋友說:有的人值得你“吃虧”,有的人不值得你付出,你的付出在她們看來理所當然,當有一天你不付出了,就像你直接在那個公司的時候,你拒絕付出,她們都會覺得是你的問題,明明你也不是哪個必須要付出的人,這幾毛錢沒人在乎,也沒有人缺,但是這證明了你的態度,讓她們覺得你是一個計較的人,才不會讓你理所當然的去做事。
哪怕別人覺得我是斤斤計較的人,我也不希望別人把我的付出當成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那樣可太累了。
以前在其他公司,因為自已所處的職位不低,自已的收入也相當不錯,作為一個小領導,有些時候店裡一些東西,哪怕說好了大家輪番去買,看到沒有了我都會自已出錢買,也不在乎這些。
後來偶然一天沒有紙了,不該我,我也沒有時間,所以吃飯的時候就沒有紙巾去用。
這個時候有人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