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他即將走出會議室的那一刻,張曉光和王小毛兩人叫住了他。兩人快步走到李雲帆的面前。

“老闆,我們倆什麼時候從《上海時報》離職?”張曉光率先開口問道。

李雲帆聞言微微一愣,他反應過來這兩兄弟目前還在《上海時報》上班。

他微笑著對著兩人說道:“再堅持幾天吧,等報社的辦公用品到位,你倆直接辭職就行。”

李雲帆的話語讓張曉光和王小毛兩人都露出了欣喜的表情。他們對視一眼,都能從對方的眼中看出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

畢竟在《上海時報》只是一個小小的編輯,而到了《時代先鋒報》卻是主任,這樣的晉升無疑是對他們能力的肯定。

就在這時,陳伯的身影出現在門口。他滿臉笑容地走了進來,對著李雲帆說道:“雲帆少爺,報社的地皮已經買下來了。”

李雲帆聽到這個訊息,頓時喜上眉梢。他連忙問道:“多少錢買的?”

陳伯伸出2個手指頭,笑著說道:“二十五萬!”

李雲帆點了點頭,心中鬆了一口氣。這個價格雖然不菲,但對於自已老爹來說,還是能夠承受得起的。

李雲帆開心的對著陳伯說道:,“這次多虧了陳伯你啊。”

陳伯謙虛地擺了擺手,說道:“您客氣了。”

李雲帆微笑著搖了搖頭,沒有再多說什麼。今天的好訊息接二連三,這讓李雲帆感到十分愉悅。

但是,老話說得好,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此時的《上海時報》發表的《尋秦記》劇情緩緩展開,項少龍來到了趙國的都城,進入了烏家堡,和趙穆為代表的勢力鬥智鬥勇,可謂是精彩紛呈。

看到的人們紛紛被這個設定給驚歎到了。

隨著小說的流行,李雲帆就預見到了會招來一些非議和反對。畢竟,他的小說會觸動了某些人的利益,挑戰了他們的觀念。

他原本以為,最先站出來反對的會是那些思想守舊、固步自封的知識分子。

他們可能會認為他的作品過於前衛,甚至有損於傳統文化的尊嚴。然而,事實卻出乎他的意料。

那些守舊的知識分子並沒有像他預想的那樣激烈地抨擊他。

相反,他們大多數選擇了沉默,彷彿這場思想的風暴與他們無關,又或是他們內心深處已有所動搖,卻不願輕易表露。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一個罵他的不是主流學者,而是同樣寫通俗小說的新武俠小說作家。

此人叫做趙明輝,早年家境貧寒,曾在鄉村私塾讀過幾年書,後來離家出走,輾轉來到上海,在報刊雜誌上撰文為生。

在上海這個文化交匯之地,趙明輝結識了不少文人墨客,並與朱逸飛、吳天行組成了“三劍客”寫作團隊,承接各種文學創作任務。

他們的作品風格各異,但都以迎合市場需求為主,追求快速盈利。

舉個例子,當時有一部新武俠小說《武林外史》非常受歡迎,於是出版商找到趙明輝,希望他能寫一部類似的作品,名為《武林傳奇》,要求字數不少於十萬字,並且要在短時間內完成。

趙明輝為了賺錢,便答應了下來。他採用了類似於流水線作業的方式,先構思了一個大綱和主要情節,然後分配給團隊成員分別撰寫不同章節。

最終,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這部作品,並獲得了豐厚的報酬。

然而,這樣的創作方式顯然無法保證作品的質量。

《武林傳奇》雖然在市場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卻被批評為缺乏深度和內涵,只是簡單地堆砌故事情節和武打場面。

趙明輝之所以罵李雲帆,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