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煊接過手稿,輕輕的翻開,他的眼睛快速地在文字間瀏覽,捕捉每一個細節。
起初,他的臉上掛著輕鬆的笑容,對李雲帆的新作抱有極大的興趣和期待。
然而,隨著故事的展開,他的表情開始發生變化。
當趙煊讀到主角意外穿越回秦朝的情節時,他的眉頭微微皺起,顯然對這種設定感到意外。
作為一名資深的文人和編輯,他深知穿越題材在通俗小說中是第一次見,不可謂腦洞太大。
而且對於是否能被廣大讀者接受持有一定的疑慮。他思索著,這種新穎的題材是否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是否能夠符合市場的口味。
於是,他試圖透過後續的情節發展,來看看能不能吸引讀者的眼球。
故事中的歷史背景、人物塑造以及情節推進都讓他不得不承認李雲帆的創新和才華。
讀完《尋秦記》後,趙煊沉思了片刻,然後抬頭看著李雲帆,認真地說:“雲帆,你的這部作品確實很有新意,像穿越這種題材,這麼多年來我還是第一次見,讀者能不能夠接受是個未知數。”
“但我認為,只要故事寫得好,人物鮮活,讀者是會接受的。我們可以先試著連載看看反響如何。”
趙煊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猶豫,他繼續說道:“當然,我們也需要做好風險評估。畢竟,這種穿越題材在國內市場還沒有先例,我們不確定讀者的反應會如何。”
“如果反響不佳,我們可能需要考慮調整策略,甚至暫停連載。”
他看著李雲帆,語氣誠懇地說:“雲帆,我知道你對這部作品傾注了很多心血,但作為商人,我也必須考慮到商業風險。我希望你能理解我的立場。”
李雲帆的臉色微微一變,他的眉頭緊鎖,顯露出內心的糾結與不滿。
儘管他明白趙煊的擔憂和立場是出於商業利益的考慮,但身為作者,對於自已作品的命運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無力感和束縛。
周圍的空氣似乎凝固了一般,兩人之間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趙煊注意到了李雲帆的反應,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歉意,但很快又恢復了商人特有的冷靜和決斷。
辦公室內的燈光投下柔和的光影,卻無法掩蓋李雲帆臉上覆雜的表情。窗外的街景喧囂依舊,與室內的沉寂形成鮮明對比。
李雲帆深吸了一口氣,試圖平復自已的情緒。他清楚,無論個人感受如何,現實的商業考量總是擺在眼前,他必須做出回應。
“趙主編,我理解你的立場,也接受你的條件。”
儘管他的語氣很平靜,但趙煊還是從他的眼神中讀出了一絲不甘。他知道,李雲帆是一個有才華的人。
於是,他心中不禁有些愧疚,他明白自已的決定對李雲帆來說是一種壓力和束縛。
但他也清楚,作為商人,他必須考慮到商業風險和利益最大化。
他希望李雲帆能夠理解自已的立場,同時也希望能夠和他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
談完後,李雲帆帶著李思敏走出了趙煊的辦公室。外面的夕陽透過窗戶灑在走廊上,給這個嚴肅的空間增添了幾分溫暖。
李雲帆停下了腳步,抬頭仰望著天空,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心想:“寄人籬下的滋味真不好受啊!”
他明白,自已不能永遠受制於人,必須要有自已的舞臺和話語權。於是,李雲帆起了創辦報刊的心思,畢竟家裡不缺錢。
李雲帆帶著李思敏緩緩走在回家的路上,城市的霓虹燈已經開始閃爍,映照在兩人的身影上,拉長了他們的輪廓。
夜風輕輕吹過,帶來一絲絲涼意,卻無法吹散李雲帆心頭的思緒。
他一邊走著,一邊在腦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