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

李雲帆的眼神中透露出對作品的熱愛和對主題的深刻理解。

“周樸園,這個人物,他身上融合了東西方的文化衝突,既有傳統的束縛,又有對現代文明的渴望。”

“他在新舊文化交替的時代中迷失,最終走向悲劇的命運。”

他又強調道:“我也試圖反映出現實世界中存在的階級差異和鬥爭,就像周樸園和魯侍萍之間的對立,它們代表了不同階層間的衝突。”

“這種矛盾激化,預示了社會發展的必然方向。”

他總結道:“《雷雨》是我的一次嘗試,試圖探索個人與時代的關係,每個角色都蘊含了我的情感和思考。”

“我相信,透過這部劇,大家可以體會到現在人們的困境和選擇,也能從中獲得對當代生活的洞見。”

李雲帆的聲音在空氣中迴盪,隨著最後一句話的落地,整個大廳陷入了一種微妙的靜謐。

學生們的眼中閃爍著好奇與思索的光芒,顯然已經被他的解讀所觸動。

前排一位戴著眼鏡的女孩微微點頭,似乎在回味著他的話語。

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掌聲,像是漣漪般逐漸擴散開來,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了鼓掌的行列。

他們的臉上露出了微笑或是沉思的表情,有的還在低聲討論著李雲帆提到的某些觀點,顯然是在他的講解中找到了共鳴。

隨著剛才那位老師的點評落下帷幕,學生們三三兩兩地離開了劇院,他們的談話聲如同潺潺溪水,流淌在夜色籠罩的校園裡。

月光下的光影交錯,映照出他們臉龐上洋溢的笑容和眼中閃爍的星光,那是被《雷雨》的故事所點燃的思想火花。

李雲帆靜靜地注視著這一切,心裡明白,明日自已的筆名“筆下生花”恐怕就要在學校裡引起波瀾。

距離校園以外的人知道自已的真身份也就是時間問題。

幸虧那時候在《預言報刊》自已用了另一個筆名,不然又是一堆麻煩。

“李雲帆先生,你的演講太精彩了!” 張夢婷率先走到李雲帆面前,她的聲音中滿載著讚美,“沒想到你不僅能寫,還能講出這樣深刻的話!”

李雲帆聽到張夢婷的話後,說道:“張老師,你太客氣,我們現在也算認識了,以後叫我李雲帆或者雲帆都行,叫先生感覺太彆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