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鈞深知這首詩的複雜之處,他知道,要想真正領悟其精髓並非易事,需要時間去沉澱,去體悟。

於是,他並沒有急於給出答案,而是看向那位女生詢問道:“還有嗎?”

“還有幾首。”女學生看了看本上抄寫的詩歌,誠實的說道。

“那就繼續唸吧!”周先生儘量保持著冷靜的態度說。

他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激動在心中升騰。他知道,今天聽到的這些詩句不僅僅是文字的組合,它們是時代的呼聲,是青年們的心聲,更是文學革新的火種。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試圖抑制內心的波動,但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對未來的預見——北平乃至全國的詩壇即將迎來一次前所未有的變革。

不等他細想,就聽到了那位女學生讀詩的聲音。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這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這是《一代人》。

她輕輕地合上了手中的筆記本,似乎在猶豫是否還要繼續。

周作仁注意到了她的猶豫,微笑著鼓勵她說:“不用害羞,如果你願意,可以再挑選一首與大家分享。”

女學生猶豫了一下,心想到:“什麼害羞不害羞的,接下來的幾首都是和愛情有關,讓我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念出來,我情何以堪啊!”

但是,女學生抬起頭看到周先生用鼓勵的眼神看著她,也只能硬著頭皮隨便挑選一首不是那麼露骨的詩讀了起來。

“青春是段跌跌撞撞的旅行,擁有著後知後覺的美麗……是誰風裡雨裡一直默默守護在原地,原來你是我最想留住的幸運,原來我們和愛情曾經靠得那麼近”

這是《小幸運》。

李雲帆之所以把歌詞當做詩來發表,是因為歌詞在一定程度上與文學之間並無明確界限,它們都是藝術的表現形式,都能夠傳遞情感和思想。

當週先生聽完這位女生讀完後,不由問道:“這些是誰作的詩?”

女生回答道:“一個叫做‘筆下生花’的人,我抄寫的這幾首詩,也是從《申報》上看到的。”

周伯鈞聽完後,眉頭一挑,眼中閃過一絲思索。

他沉吟了一會兒,然後說道:“哦?原來是這樣。這位‘筆下生花’是誰?報紙上還有沒有其他的資訊?”

女生搖了搖頭,表示只知道這些。“我也是偶然間在《申報》上看到了,覺得很有感覺,就抄下來了。”

“《申報》上的介紹不多,只提到了作者有個叫林徽因的留學朋友,說是因為想念她,然後就作出了一些詩。”

周伯鈞聽罷,臉上露出了一絲苦笑交織的笑容。

他知道,在這個詩人們正為新詩的未來發展道路感到迷茫和焦慮的時刻,竟然有人因為追求愛情而寫這些詩。

而且每首詩的質量都相當高,這無疑是給新詩界帶來了一種全新的啟示。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試圖消化這個資訊。

坐在一旁的沈雁冰皺眉思考,低聲自言自語:“筆下生花……這個名字聽起來好像在哪裡聽過。”

周伯鈞忽然停頓了一下手中的動作,眼神中閃過一絲靈光,隨即恍然大悟的看著沈雁冰:“你說的筆下生花,莫非是指那部歷史穿越小說《尋秦記》的作者?”

沈雁冰先生聞言,目光一亮,顯得有些驚訝:“是他?我還以為那是位專攻小說的作家呢。”

兩人相視一笑,周作人繼續說道:“確實沒想到,他除了擅長小說,竟還有如此深厚的詩歌功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