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它的藝術價值和文化意義卻不容忽視。

如果能夠在報社上刊登這些詩作,不僅可以提升報社的文化品位,還能讓自已當一把詩人。

想到這裡,李雲帆決定慢慢發表這本詩集。因為詩歌需要時間去沉澱和品味,不能急於求成。

於是他計劃每週只發表一兩首詩,讓讀者有足夠的時間去欣賞和消化。

就這樣,《尋秦記》的熱潮剛剛消退,李雲帆所選登的詩歌又在文人圈內引發了一場新的風暴。

最初,這場風暴僅在上海地區蔓延,由於《時代先鋒報》尚未設立外地分社,這份報紙的影響力主要集中在繁華的上海灘。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詩歌在上海引起的討論越來越熱烈,它們的獨特韻味和深刻內涵吸引了眾多文人的目光。

陳伯莊看到這種情形,甚是眼紅。當他在上海注意到這些詩歌引起的巨大回響後,立即意識到了它們的價值和潛力。

他突然發現,《時代先鋒報》只在上海地區活躍,自已前幾天問了外地的同事。並沒有看到這個報社的身影。

陳伯莊心想:既然這樣的話,自已是不是可以把上海發生的事情傳遞出去,畢竟《申報》可是在全國都有影響力的存在。

在上海競爭不過這家報社,但是其他地方可以啊!

於是,陳伯莊迅速行動起來,利用《申報》的發行網路和影響力,將《時代先鋒報》上刊載的詩歌推向更廣闊的天地。

他安排特刊,轉載《時代先鋒報》上的精彩詩篇,並配以深入淺出的評論,以便讓更多非上海地區的讀者也能領略到這些作品的魅力,從而提高《申報》的影響力度。

陳伯莊的這一舉措,使得這些詩歌很快就超越了地域限制,在全國範圍內引起了廣泛關注。

北平也受到了來自這些詩歌的影響。

四月底的北平,春意盎然,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斑駁陸離地灑落在一座靜謐的院落裡。

院子中央,一張石桌周圍坐滿了人,他們是來自各個高校的教授和充滿朝氣的學生。

他們聚精會神地交流著各種話題,內容廣泛,涵蓋了北洋政府的政治舉措、新近出版的小說和詩歌,乃至國際文學舞臺的新趨勢。

這是一個文學研究小組舉辦的小小集會,旨在探討和分析當下文化與政治環境下的文學現象。

教授們用他們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引導著討論的方向,而學生們則帶來了新的視角和銳利的批判精神。

空氣中瀰漫著茶的香氣和辯論的熱情,每個人都試圖在這自由的思想空間裡尋找答案和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