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他這件事,也是想讓他將畢生所學奉獻給宋祁,奉獻給宋國。

喬可溫應了,就說明他必須要這樣做,他抬頭看了看小皇帝,深知前路還遠,畢竟小皇帝也才年方十二。

新皇繼位的訊息很快便傳到了別的國家,難免會有些國家趁亂作威作福。

韓齊兩國國土鄰近,又有聯姻這層關係在裡面,聽聞這個訊息,齊國先是派了使者到韓國,說明了一下想要聯合共同抗擊宋國的想法,韓王本不贊同,但聽聞新皇登基,那蓬勃的野心便慢慢顯現出來了。

使者走後,韓王又開始思索,雖說宋國是新帝登基,但前宋王在世時留下了幾十年的好根基,怎麼會那麼容易被打散,再者說,宋國前幾年剛剛吞併了楚國,國力日盛,想打下宋國恐怕不是一朝一夕多麼容易的事。

齊王非魯莽之人,此次決定怕是還有別的後手。

韓王派使者送信,陳說了對該次聯合的看法。

三日後

回信再次送到了韓王這裡,韓王接過信,信中寫道:韓兄疑慮我都明白,因此我以為可聯合靖國,靖國雖小,物資卻極為豐富,另外,此次戰爭,我有七成把握瞭解宋國軍情,望韓兄莫要疑慮。

韓王合上信件,來回踱步,倒是不知道是該聯合好還是不聯合好,齊王信中言有七成把握知宋軍軍情,莫非……

想到這裡,韓王趕忙讓人送信,同意了這次聯合,靖王那邊既然齊王做好了打算,自然有應對的辦法。

喬可溫料知到新皇登基邊關並不太平,卻終是沒有想到齊王會聯合兩國這一步。

更沒有料到,自已這一邊早已出了叛徒。

三個月後,邊關傳來急報,齊韓靖三國兵臨城下,訊息傳到,眾官都在等著皇帝發話。

“這齊國有野心,韓國有野心,這靖國怎麼也摻合進來了。”底下官員議論道。

“怕是齊國從中作梗”另一官員說。

兩年的成長,小皇帝也不再是那個當初稚氣未脫的孩子,尤其是身上還扛著一個國家命運的重擔,他的成長總歸要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