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睦鄰,這個名字曾如一顆璀璨流星般劃過建安都市的夜空,引得無數人駐足仰望,讚歎其光芒。

然而,當這顆流星穿越雲層,悄然降落在建大的校園中時,她才恍然察覺,自已那曾引以為傲的光芒,或許只是一場自我編織的幻象。她開始意識到,自已的思想格局卻仍停留在孩童般的簡單二元善惡觀裡,十分天真。

建大的新環境猶如一面鏡子,清晰地映照出她的稚嫩與淺薄。兩位大學前輩,彷彿執棋者般不動聲色地將她引入一場精心設計的棋局。使她如同被絲線牽引的木偶,茫然無措地在棋盤上跳躍,讓她在較量中徹底敗北。

不過,她並沒有就此刪除為其中一位前輩澄清過往冤情的動態圈。

拿得起放得下,她也認識到兩位前輩不是壞人,自已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

周睦鄰,這顆曾因天真而黯淡的流星,正在經歷一場痛苦卻必要的蛻變。

她最近學著赤寧學姐在建大里幫助同學,試圖以實際行動彌補過去的稚嫩,磨礪自已的心智。

不過,她遇到麻煩了。一則古老的校園怪談——“綠猴子”,使得她的生活籠罩在一片神秘主義的詭異氛圍之中。

建大校園深處,流傳著一則鮮為人知的傳說:每當夜深人靜之時,在建大圖書館的角落裡,會隱約聽到一陣陣低沉的猴啼,彷彿來自另一個世界的迴響。

這聲音,被學生們私下稱為“綠猴子”的詛咒。據說,它源於建大建校初期,一位學者在研究古老文獻時,不慎喚醒了一種被封印的邪靈,其形態模糊不清,卻常以綠光閃爍的猴影示人。

自那時起,“綠猴子”便成為了校園裡一個揮之不去的恐怖符號,雖未有人親眼目睹其真容,但它的存在如同一道無形的陰影。

周睦鄰初聞此怪談時,只將其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一笑置之。然而,當她親身經歷了一系列離奇事件後,對“綠猴子”的認知發生了徹底改變。

深夜學習時,她感覺背後有一雙冷冽的目光凝視,回頭卻只見空蕩蕩的書架;走在宿舍走廊,耳邊總會響起那若有若無的低吼,彷彿緊隨其後;甚至在夢中,她不止一次看到一道綠光劃破黑暗,留下一道模糊的猴形殘影。

這些經歷讓她愈發堅信,“綠猴子”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某種未知力量的具現。

隨著詭異現象的加劇,周睦鄰的精神狀態備受困擾。她試圖用邏輯和常識解釋這一切,卻發現所有的解釋都無法消除那種深入骨髓的寒意。

此時,她意識到唯有求助於赤寧學姐,這位以“校園偵探”自居的人物,或許才能幫助她解開“綠猴子”之謎。

周睦鄰懷著忐忑的心情,帶著和滿腹疑問,敲開了已經在門外裝了一塊名為“貓眼社”牌匾的、一間心理諮詢室的門。

她的手懸在半空中,猶豫片刻後,終於輕輕搭在了那扇門的把手之上。金屬觸感冰涼,彷彿傳遞著一種冷靜與理性的力量。她深深吸了一口氣,竭力平復內心翻湧的情緒,然後緩緩轉動把手,門軸發出微弱的吱呀聲,彷彿在低語著歡迎與期待。

“請問有什麼可以幫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