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鹿童 (第1/3頁)
葬靈手記:白事先生奇聞錄 木人高秋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是啥?龍嗎?”羅胖子脫口問道。
“不。”我搖晃了一下手指說:“我分析,應該是鹿童。”
“鹿童?這聽著好像跟龍關係不大。”羅胖子狐疑道。
“不是關係不大,而是完全沒有關係。”我一邊回憶著那本手抄書中的內容,一邊向羅胖子解釋說:“從一開始我就沒覺得村裡有龍,姥爺留下的那本書裡跟龍有關的描述你也看了,如果當年我老姨掰斷的真是龍角,那我相信姥爺一定會在那本手抄書裡留下關於龍的退治方法,但是……”
“但是書裡壓根沒寫怎麼退治龍!”羅胖子搶著說:“所以老姨遇到的根本不是龍!”
我輕輕點頭,繼續說:“老姨說她當年掰斷了龍角,但她看見的並不是龍,而是一個頭上長著角的小孩。我姥爺判斷那是小龍,依據應該也是那隻角。然而龍並不是現實中存在的生物,它的特徵更像是把許多動物雜糅到一塊,蛇身,鷹爪,牛鼻,鹿角。”
“鹿角!”羅胖子眼睛一亮。
“沒錯。”我再次朝他點了點頭說:“進山的時候我就在想,咱們小時候也經常往駝峰山裡跑,在山裡遇到的動物除了松鼠就是狍子,所以比起龍,我更願意相信老姨當年遇到的其實是一隻小狍子精。”
頓了頓,我繼續說:“姥爺那本手抄書裡有這麼一段,《拾遺記》中有寫,吳遠是一縣之令,某日家丁告知吳遠,有一群小孩常常在門前玩耍,笑鬧之聲甚大,擾公子讀書。
吳遠聽後便命人趕走那些小孩,但今日趕走,明日卻又來,笑鬧聲更甚。
一日,吳遠親自出門驅趕那些小孩,卻發現其中一個孩子頭上長有一對鹿角。
吳遠大駭,遂請道士來家中。
道長觀後告知,這些孩童乃山中小鹿所化,便問吳遠家中是否有人曾在山中遇鹿。
吳遠回憶說,自己曾在一年前于山中狩獵,射殺母鹿之後又發現有小鹿躲藏草叢之中。但見其幼小,便將小鹿放歸山林,如此想來,這院前孩童可能便是那山中小鹿所化。
道長說:吳縣令心懷仁慈放那小鹿一次,所以小鹿便化為孩童前來報恩。
但吳遠卻道:我殺其母,何來恩情?此鹿童必是尋仇而來!
於是吳遠拿弓取箭,衝出門外便將門口聚集的小孩全部射殺,那些小孩死後果然變成了鹿。
數月後,吳遠江中游船不慎落水,救上之時早已氣絕,有人船工遠遠望見有鹿角一浮一沉隱隱現於江面。
後另記:鹿童五行屬水,土可克之,木可弱之,不可使其近水,不可供奉金銀。
鹿童多為孩童含冤所化,喜尋玩伴,家中如有幼童應避之為先。
度葬怨兒之骨可化解。”
我一口氣把手抄書中關於鹿童的記錄內容大概背了出來。
羅胖子聽後不禁是眉頭緊皺,懷疑地說:“這故事怎麼聽著有點……有點……”
“是不是覺得哪裡彆扭,但又說不出具體彆扭在哪?”我淡笑著問。
“嗯嗯嗯!”羅胖子連連點頭,一臉求知地看向我。
“我最初看到這則故事的時候並沒想太多,畢竟當時歲數還小,可後來長大了,回頭再去的時候就發現這裡面的違和之處了。”頓了下,我繼續提醒說:“吳遠雖然是個芝麻小官,但對縣裡的老百姓來說,他卻可以隻手遮天,指鹿為馬。”
羅胖子眼珠轉了轉,似乎想到了些什麼,於是歪著頭拉著長音說:“所以你的意思是,被他射死的小鹿其實不是鹿……”
“你小子咋這麼笨呢?常樂話都遞到你嘴邊了!”二爺不耐煩地插了一句。
“我知道了!”羅胖子連忙舉手搶答說:“那縣令射死的不是鹿,其實就是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