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五臺疑雲:碑文密碼 (第1/2頁)
古藏尋者:消失的黃金 麥逸琪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父沈如林,母周怡,山西平遙人士,父族世代為塑匠,手藝精湛,歷代參與多處寺廟修繕和修建,留下赫赫藝術瑰寶;母留洋學習,學成歸來編地方縣誌。民國抗戰時期,感於國家大義,於五台山晉察冀敵後根據地加入抗日戰鬥,父憑匠人手藝先後助母家族及其他愛國晉商家族躲避日寇掠奪,轉移物資至五臺山支援抗戰工作,日軍進犯五臺山時多次組織自衛隊保護文物財產。解放後雖遷居但時刻心繫五臺,依照二人生前遺願,葉落歸根安葬於五台山石咀鎮。立此碑以記之,無需他人憑弔知曉,此生平精神自與天壤同久,共三光永光。
子沈毅山敬上”
逸琪此刻眼中已充盈著淚水,對她來說,所有的疑問,此刻全部都解開了——關於太爺爺和太奶奶的經歷,關於爺爺的情結,關於匠人的秘密,關於抗戰時期的故事,此刻用這樣精簡的話語靜靜刻在這座已佈滿灰塵的墓碑的後面,它好像隨時隨刻都可能被時間沖刷掩埋而不知所蹤——但此刻終於揭曉,靜靜無言呈現在逸琪面前,逸琪就成了這一個秘密,這一段歷史的繼承者,從此生命永遠地有了不同的使命。
短短百字概括了兩個人的一生,但每個字的背後都是波瀾壯闊,不知道藏著多少的波折和隱秘,曾經多少人的轟轟烈烈和九死一生,終於在歷史的長河中安靜沉澱下來,凝結成這短短數百字。
“好險,差一點就錯過了。”逸琪半晌只說出這一句好像前言不搭後語的話,但此刻在場的眾人卻都能明白,如果沒有一系列機緣巧合的促成,這樣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和生平,恐怕會隨著時光的過去永遠被遺忘在歷史中了,這將是多麼可惜的事情。逸琪突然更理解了匠人要留名留下印記的想法——有時並不單單為的是自己的美名傳世,更多時候可能只是提醒自己和後人有些刻骨銘心的事情不要遺忘。而自己竟然也是這個故事的後人,這種感覺太特殊了。
“全部都解開了。”曉月的聲音也略有顫抖,“塑匠、裝藏、修繕、抗戰,還有黃金案,我們需要去聯絡起來的關鍵詞的秘密和故事,在這裡全部都解開了。”她手捧著筆記本,上面赫然還是幾天前大家絞盡腦汁推敲最終謎底時候寫下的那幾個關鍵詞。
“是啊,黃金案也不是被盜,是這些家族主動獻出支援抗戰工作,而避免各種文物財寶落在日寇手裡的。”高聞說道,“甚至是,平遙失竊周家的女兒嫁給了沈塑匠。真像是一個傳奇。”
“好想了解你太爺爺和太奶奶的愛情故事啊!感覺肯定很傳奇。”曉月攥著逸琪的胳膊說道。
”一定會有機會的。“逸琪說道。”你知道嗎?原先我以為我們的旅程差不多快到終點了,現在我感覺旅程才剛走到不到一半。五臺山一定還有很多很多的故事。“
高聞見逸琪的心情逐漸平復了,方才開口說道,”現在應該是把手法、來龍去脈全都搞清楚了,只剩下唯一的謎題了——這些珍寶究竟藏在浩瀚五臺山的寺廟和彩塑裡的哪一座。“
不同於其他任何地方,五臺山寺廟如雲彩塑眾多,根據勘測至少在幾百座寺廟,幾千到幾萬尊的塑像,即使知道了背景,找尋工作同樣如大海撈針。
”我倒是不急,大不了也像沈老一樣在五臺山一住幾個月,地毯式搜尋,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高聞看大家的表情都有些迷茫,趕緊往回找補。
”可以先從石咀鎮的開始看起,再沒有再把五臺山知名的看一遍,再不行再找個縣誌,按照裡面勘察的一座一座看。“曉月回答道。
”縣誌.....?“陸晨突然插話道,”我記得墓碑上是不是寫著沈太奶奶參與了縣誌編纂工作?這縣誌是個什麼?“
”縣誌嘛,就是梳理一個縣的山川風貌、歷史事件、文化遺蹟、自然資源、名人軼事等等各種很詳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