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琪你說是五臺縣什麼鎮?“ 次日幾人難得睡到了正午,此刻又坐在了車上準備出發。

”五臺縣石咀鎮,石頭的石,咀嚼的咀。“逸琪又翻了一次日記確認答道。

”這麼奇怪的名字,我來搜搜。“曉月有點百無聊賴地開始在手機上檢索。

過了幾分鐘,她突然說道 ”哎?朋友們,我搜五臺石咀和抗戰的關鍵詞,好像有點不得了的東西哎!“

幾人趕緊湊頭過來看,”我發到群裡你們看這篇文章。“逸琪開啟微信赫然一篇《開創我國宗教界抗戰的先河——晉察冀根據地上的五臺山抗戰》的文章映入眼簾。

開創我國宗教界抗戰的先河——晉察冀根據地上的五臺山抗戰

崔玉卿

2015年08月27日10:02 來源:光明日報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開赴華北抗日前線。遵照毛主席“目前應以全力佈置恆山、五臺山、管涔山三大山脈之遊擊戰爭,而重點在五臺山脈”的指示,1937年9月,朱德總司令率領八路軍總部來到五臺縣。9月25日,八路軍總部在南茹村指揮了著名的平型關戰役,我一一五師伏擊日軍坂垣師團,殲滅日軍一千餘人,大獲全勝。平型關戰役,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首次集中較大兵力對日軍進行的一次成功的伏擊戰,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日救國計程車氣。

八路軍一一五師主力南下後, 聶榮臻領導的獨立團留在五臺山地區堅持游擊戰爭,建立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八路軍在民眾中宣傳建立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重大意義,以及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減租減息、合理負擔”政策,組織工作團、戰委會、游擊隊等人民武裝,團結更多的人民群眾廣泛開展抗日遊擊戰爭。10月25日,中共中央軍委華北分會、八路軍總部決定成立晉察冀軍區。11月7日,晉察冀軍區在五臺縣石咀普濟寺宣告成立,聶榮臻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軍區還在五臺山白頭庵成立了軍政學校,培訓幹部。11月15日,中共中央北方局作出《關於目前形勢與華北黨的任務的決定》,提出要獨立自主地開展華北游擊戰爭,建立民主抗日政權、抗日武裝部隊,組建各級黨的組織,發展黨員,同時還要建立工會、農會、民兵、婦救會等群眾組織。為了便於統一領導全區的部隊建設和指揮作戰,晉察冀軍區領導機關由五臺縣石咀遷至河北省阜平縣城。11月21日,中共晉察冀省委在冀西阜平縣正式成立,並在各地成立了與各個軍分割槽領導範圍相適應的特委,縣以下各級黨的組織也先後建立起來。12月21日,晉察冀軍區抗敵報社在五臺縣大甘河區成立,鄧拓任主編,開始出版石印的《抗敵報》,同時還成立了晉察冀軍區抗敵劇社。從此,晉察冀軍區就有了自己的報紙、劇社,掌握了輿論宣傳的武器,從而更好地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鼓舞群眾、發動群眾。

1938年1月10日至15日,晉察冀邊區軍政民代表大會在阜平縣城召開,大會討論透過了政治、軍事、經濟、財政、文教等決議案,選舉產生了邊區臨時行政委員會,這是華北敵後第一個由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性質的抗日民主政權。到1938年初,以五臺山為中心的晉察冀敵後根據地已經拓展到43個縣、1200餘萬人口的廣大地區,並且在五臺山石咀成立了晉察冀邊區銀行,開始發行邊區鈔票。五臺山成為全國第一個敵後抗日根據地——晉察冀邊區的發祥地,具有重要的戰略和歷史地位。

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五臺山周邊的廣大人民群眾包括五臺山僧眾也投入了火熱的抗日救國鬥爭。1937年9月下旬,聶榮臻偕同朱德、任弼時等來到五臺山,在臺懷鎮親自向出家僧人講解《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及我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