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尋寶謎三 北宋建祠為叔虞 下 (第2/3頁)
古藏尋者:消失的黃金 麥逸琪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些仕女真人的樣子站在眼前,該是女子多麼美好的一番景象。
“50多年前,京劇大師梅蘭芳剛走到她面前,一眼就認出了這位900多年前的同行:喔,她和我一樣,是個唱旦角的。”導遊姐姐也終於講到了這尊最為出名的紅色包頭仕女了。“梅蘭芳先生對這尊侍女像也深有感觸,曾嘆道:一顰一笑,如訴平生。並且稱其為“雙面俏佳人”。據說,先生還試圖模仿侍女的表情,希望運用到藝術創作中。同時,他透過觀察晉祠侍女,創作出了多種優美的手勢造型。2003年8月,國家郵政局發行《晉祠彩塑》特種郵票1套4枚,這位“雙面俏佳人”便是其中之一——歌舞侍女。這組國內罕見的侍女群像,在藝術風格上,已經擺脫了南北朝以來宗教和神的束縛,而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和性格刻畫上,它所表達的思想內涵決不會是建築主人的意圖,而恰恰是雕塑藝人的深刻構思。從中,我們看到了北宋社會有血有肉,有喜怒哀樂的真實人物,體會到她們之間的社會和由此產生的複雜心態和深刻個性。從對處於主導地位的佛的全力描寫,到對從屬地位的菩薩、弟子的關注,進而轉化到對世俗人物的深入刻畫,這是中國雕塑藝術史上的重大進步和飛躍,也是宋代彩塑的一個重要的時代特點。”
走出聖母殿,後方是難老泉,泉水清澈見底,長流不息。李白曾留下“晉祠流水如碧玉,微波玲瓏莎草綠”的著名詩句。繼續向前,過子喬祠、王瓊祠,登上一座土丘,翹首便可以看到舍利生生塔。舍利生生塔,位於奉聖祠內,始建於隋開皇年間,宋代重修,清乾隆年間重建。據傳佛祖釋迦牟尼圓寂後,其中一顆舍利子埋於此塔下,乾隆帝重建此塔時,發現塔下有許多舍利子,清代皇帝原本就信奉佛教,見此情景還不是要憧憬一下“佛門有靈,生生不竭”,故將此塔命名為“舍利生生塔“。
至此晉祠的參觀雖是走馬觀花,也算是圓滿結束了。
“好了朋友們,又到了一個景點一度的解謎時間。“高聞說道,此刻四人已然繞了一圈重新回到了入口處的寶箱旁邊,晉祠的遊客和南禪寺和鎮國寺相比顯著多了不少,時不時有人停下湊近看看那箱子是做什麼用的,旁邊還做了《山西彩塑》書冊和尋寶手冊的展架,有不少遊客取來翻看,但目前還沒看到其他達人團隊或者明顯是專門為寶箱而來的人,逸琪不知道這是否意味著他們的進度還算領先著。“請曉月同學先開路指點。”
曉月撇了一眼高聞,倒是也不推讓“北宋建祠為叔虞,殿中供奉邑姜親。照例指向晉祠,PASS。大殿柱升側角顯,廊前龍雕環柱升。龍雕環柱應該指向聖母殿,PASS。成王母后賢無倫,鳳冠霞披袍加身。仕女顰笑栩如真,將軍執鉤護千春。關鍵還是後四句,成王母后鳳冠霞披應該指的是就是聖母殿供奉的邑姜了,侍女顰笑指的有點廣了,殿中一圈的侍女都算在內,將軍執鉤應該說是門口的2尊力士吧?這樣的話範圍也不是太廣,也就1尊聖母33尊侍女2尊力士,最多嘗試36次。”曉月頗帶一點自嘲的意思,“總歸不至於解不開。”
“試倒是無所謂,主要這些侍女有名字嗎?”陸晨對著相機仔細看仕女圖的圖片,像是在找關於這些侍女名字的介紹
“要說沒有確實除了聖母沒有侍女留下真名,要說有那後世學者肯定也賦予了一些名字。什麼灑掃侍女,簪花侍女更多算是稱謂吧。”
“怕就怕同一個侍女是有好多普通稱謂的,比如那尊最出名的,到底是叫唱戲侍女還是演樂侍女還是叫雙面侍女呢?”逸琪擔憂地說。
“問題不大,侍女兩個字如果確定了,那麼接下里最多也就是10x10=100個選項,不慌。”高聞寬慰道,說著已經半蹲下身體開始在銅鎖上找侍女這第三第四個字。“侍女有,我們就一個個試一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