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謎中謎:謎題詩新讀 (第2/3頁)
古藏尋者:消失的黃金 麥逸琪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了匠人家族自己世代流傳的秘密塑像裝藏,這樣是不是整個故事就完整了?”曉月大開腦洞編纂了起來。
“我突然又想到啊,之前《山西彩塑》那裡面有挺多筆墨講元朝塑匠的,玉皇廟不是相傳都是元朝最著名的雕塑家劉鑾的作品嗎?劉鑾又是歷史上為數不多可以留名的雕塑家,也都是因為元朝的歷史背景導致手藝人的社會地位大幅提高了,很多知名的雕塑家得到機會揚名千古修書立傳,開宗建廟收徒傳藝,純腦洞啊,說不定就是那時候開始的。”高聞雖然開著車,倒是也一直仔細地聽著幾人的對話,此刻也加入了討論。
“這也太酷了吧!你們家有沒有什麼族譜啊?我感覺要是有,立馬就能證實這些!”曉月湊過來問逸琪。
“這個,我從來沒聽說過有啊。”逸琪印象裡族譜多少都是顯赫家族才能傳下來的, 所有從來未曾料想過自己家會有這樣的東西,也從未聽爺爺有提過。
“哎,可惜了!這個第七首小西天的,也是第一句話就點題了,”幹佛庵內訪仙界,天宮佛國清匠塑。“這裡已經到清代了,也是點出是清朝匠人的作品。”曉月又把注意力拉回到了詩上,“然後最後一首佛光寺的呢,是這一句提到“歷代修葺四阿頂,唐塑壁畫幸流傳。”不過呢,佛光寺沒有指明塑像位置,而是年份,可能只是指向抗戰,並不是指向寺廟內裝藏的。”曉月接著分析道,“如果佛光寺那X光透視研究確定了佛光寺裡的佛像都沒有裝藏的話,我估計抗戰時期還是有別處裝藏或者別的指向的。當然這個我們一直沒解出來這個謎十就是了,現在也不糾結了。”
“總之如果果真驗證了,加上了你家族史這層含義,我感覺還是挺有意義的。”曉月看向逸琪含笑說道。
“很多《山西彩塑》裡的執念也說得通了。”高聞補充道。
“但我還覺得有些奇怪,這種裝藏的紀念方式不能揚名立萬,甚至不如樑上一款題記,為什麼要花這功夫去做這個。”陸晨說道。
“可能也還是和塑匠歷史地位低有關,大多數人也無法像供養人或者僧人那樣留名。”高聞說道。
“我覺得,”逸琪頓了頓,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緒而後說道,“除了這個,另一方面可能也是他們的信仰和追求吧。這種方式擺明了是外人不得見的,只為自己知曉,只為知曉此事的人知曉,那就一定不是為名為利的。佛像裝藏最早的由來,也是希望佛像如同真佛一樣也有內在的五臟六腑,才填入各種各樣佛家珍寶,匠人若有同樣的虔誠心思和追求,只為自己內心的信仰,將自己的小像放進自己的作品一樣流傳下去,也是一種挺浪漫的做法。”逸琪停下,只見曉月閃著眼睛靜靜望著她,微微抿著嘴,好像是有些為這個說法動容。
“其實我挺有共鳴的,”曉月突然說道,“去年我在炳靈寺考察寫論文呆了有四個月,最後論文寫完要走的時候,我還悄悄埋了一份論文在院子裡,那院子就在炳靈寺旁邊。我這麼做也不是信什麼玄學也不和任何人相關,就是覺得,想表達我的一份,虔誠。”曉月斟酌著自己的用字。
“不過我在想,匠人這樣做也可能是為了作品後世流傳要是遇上後世修繕,後世匠人開啟一看?哎道上的老祖宗,失敬失敬,那也挺酷的。”曉月的思維又跳回了匠人上說道,“匠人版低調奢華有內涵。”
“再結合黃金的終極謎題,很有可能就是你太爺爺也知道這個手藝,抗戰時期把黃金塑成小像藏在某一尊大的塑像裡了。雖說我們發現的這幾尊黃金含量微弱,那因為都是鍍金或者貼金的,如果是純金的,你想想,那得值多少錢。”高聞時不時就會露出財迷心竅的一面。
“如果我們X光裡看到的小像那個大小是純金的,不算文物價值,就純按黃金算估計也得上百萬。”陸晨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