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還有什麼是有關木的,就是木骨泥塑了!所有的故事都是關於山西彩塑的,匠人也是,應縣木塔也在謎題裡,也真的找到了稀世寶藏,都對上了,所以一定是!”

這個解釋太嚴絲合縫了,一時間逸琪甚至感覺有一種血氣上湧的感覺,找不到一絲質疑的餘地,好像已經觸控到了真相。

“很對,放在佛像裡也算是一種很好的隱藏方式,如果沒有盜寶的人或者什麼破壞,是很好的保護方式啊。”

“你看,沈老師的書裡面也寫到這段了,我翻到了,對得上,都對得上。”

“佛心就是佛的胸部位置,佛藏就是佛像裝藏,完全對。”

一時間所有人都陷入一種極大的振奮中,真有一種破解了千年未解之謎的成就感。

“但你說這怎麼驗證呢?我們絕對不可能開啟佛光寺佛像的胸部去看裡面有沒有裝藏吧?”

“那不可能”

"實在不行就上報研究院吧,或者出版社還是文物管理局?反正呢,我們本來也沒想貪這些黃金,你說如果找到,按照規定也是成功國家。那我們如果去和管理局的人說,興許他們可以用什麼檢測方式,對X光,用X光的方式勘測一下。裡面是不是真的藏有東西?至少這樣,我們的這次尋寶之旅也算是圓滿了"

"說的有道理,那要不我們明天就去聯絡文旅局的人,還是小月,你聯絡高校的人吧。或者是高聞你先和出版社的人說一聲"

"但這也只是我們的揣測,如果驚動了這麼多人,大刀闊斧的來查了,最後呢,什麼都沒有,這也挺尷尬的,你說我們要不要再找些別的方式驗證一下?"

"是啊,即使要去找這些人,我們也得把這些資料都整理整理才能去說,不然的話,他們要是問起來怎麼發現的?難道我們真的說我們是根據尋寶謎題來發現這些的嗎?這聽著也太不靠譜兒了"

如此七嘴八舌的說了半天。只覺得大家的心情都很雀躍,彷彿事情已經是板上釘釘了,的確擺在眼前的事實那樣的確鑿,那樣的像是事實。可就在這時,一直都沒有說話,而是低頭看著手機的小月突然緩緩的說。可能沒有這麼容易,你們看我發現的這篇論文。說著,他把手機遞到了四人面前,定眼一看,那是一篇叫做《佛光寺東大殿建置沿革研究》的論文。

《佛光寺東大殿建築勘察研究報告》

在前輩學者的研究基礎上,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自2005年就開始對佛光寺東大殿進行勘察研究。2015年,北京國文琰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與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共同接續十年前主要針對木結構的一期勘察,採用數字化手段對東大殿塑像壁畫展開了二期勘察研究,還對以往學界對東大殿營建改造的一些爭論點和誤解進行了核實。

本文為二期勘察研究的重要成果,針對佛光寺東大殿文物變遷、歷史沿革分期、空間變遷研究都有專門論述,清源將分為多期將這些成果分享給大家。本期主要介紹佛光寺東大殿文物變遷研究中的塑像變遷分析與風格題材研究。

*文章已發表在《建築史》第41輯,2018年6月第一版。

“你你要不直接說吧,這這麼長,我們要看到什麼時候啊。"高聞有一些不耐煩了。

曉月撇了他一眼,邊往下滑動螢幕,緩緩的說道,“它裡面提到了本次勘察數字化測量手段包含:三維鐳射掃描、傾斜攝影測量、近景攝影測量。“

“最重要的是這裡,它說根據X光透視照片分析,主佛壇塑像初塑時的結構層次為:木骨架——草繩(鐵釘)——粗泥層——細泥層——顏料層,區域性輔以木板塑形。後期重妝方式根據不同的形式需要及位置關係,採用貼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