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想,可能還得再讀讀《山西彩塑》這本書找找靈感。除了詩以外也只有這個了,何況前面的謎題很多答案也在書裡能找到,這可能是現在唯一的方法了。” 於是四人又開始翻閱起書來。

“高聞,你是責任編輯,書你最熟,你有啥想法不?”

“得嘞” 高聞說著掏出手機,“我直接檢索吧我這有電子稿。搜什麼呢?”

“佛心?” “佛?藏?” “佛匠?”“匠?藏?” 高聞邊輸入搜尋關鍵詞邊嘟囔道。

“那可是多了去了,慢慢看啊。佛藏經,佛藏鏡,藏傳佛教,佛像裝藏,佛藏文獻,藏傳佛講,藏傳佛教,還有啥...”

“等等,佛像裝藏? 我記得是...”

“我倒回去看看。”

“哎,有了,第一章呢,南禪寺這裡,你看。”

“快讀快讀。”

“1999年三名歹徒闖進南禪寺,打傷寺廟的看護人並捆綁,切斷了電話線還強行破壞了佛壇外的鋼網,將唐代彩塑中體量較小的兩尊供養菩薩和一尊牽獅人盜走,歹徒將大殿佛堂正中的釋迦牟尼佛像當胸剖開一個大洞,佛腹中的佛像裝藏寶物被全數掏出,洗劫一空。你看你看這裡還有照片,第23頁你們快看。”

“對!裝藏!我怎麼沒想到呢?在塑佛像時候,先在佛像背後留一空洞,開光時,會由住持高僧把經卷、珠寶、五穀及金屬肺肝放入封上。 就等於人身體裡面有五臟六腑一樣,裝在裡面。 稱“裝藏”。”

“我搜搜”

“哎搜到了搜到了,百科。”

“我看看——”

佛像、佛塔和經筒等內部都要裝藏,才算具有靈異,並可產生神力。古時在塑佛像時,先在佛像背後留一空洞,開光時,由住持高僧把經卷、珠寶、五穀及金屬肺肝放入封上。就等於人身體裡面有五臟六腑一樣,裝在裡面。稱“裝藏”。

其製作工藝神秘特殊,地點、時間、僧眾亦有特殊選擇和要求,其中裝有活佛、高僧 及僧眾之加持聖物以及五穀、金銀珠寶、甘露丸、嘛呢丸;數種名貴藏藥及藥材;七珍八寶、聖地花草、水土將這些五穀雜糧、藥材土產和金銀珠寶碾成顆粒混合後包以黃絹裝入佛藏,從而使佛藏像不散不朽,不生蟲蛀。以及各類心咒、舍利粉和 各種經咒、符等。

佛像一般分為身體和法座兩個裝藏單元。

裝藏的物品是要能代表佛的身、語、意的,如佛像代表身,各種藏經、咒語代表語,小佛塔代表意等。除此之外還有藥丸、壇城和各種寶物等。

“所以佛藏如果指的是這個,是不是說黃金有可能藏在佛像裡?”

“有希望有希望,再搜搜。”

“哎你看這段,講的是應縣木塔的裝藏的——”

20世紀70年代維修這座木塔的時候,對木塔各層的大佛進行了仔細的考古工作,當時人們在四層的大佛內部發現很重要的文物。大佛是木骨泥塑,在其中央木骨架上有一個凹槽,裡面擺著很多寶物。其中一件寶物是個銀盒,本來也屬於這裡,卻是在之前的1966年前後被人在三層塑像蓮座旁發現的。專家推測,之所以那件銀盒會單獨出現在三層,可能是有人當時盜了寶物,又暫時帶不出去,就藏到三層去了。結果那個銀盒卻先被發現了,而與銀盒同批的其他寶物要等到20世紀70年代才被重新發現。佛肚裡則有大量的佛經、畫卷,這在中國古代叫作裝藏。木塔的佛像其實是木骨泥塑,裡面有木骨架,外頭糊泥,然後彩塑。在外頭糊泥之前要先把這些裝藏都做好。

“木骨架,外頭糊泥,然後彩塑。在外頭糊泥之前要先把這些裝藏都做好——對上了!對上了!木骨泥塑啊!我怎麼沒想到呢?你想,我們這裡一路看的除了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