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材料領域的傑作 (第2/3頁)
無限人生:被困在了一生的時間裡 一天一萬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最終,
莫道以及求索研究院相關領域團隊,
選擇的還是一個最實際的方向,
就是在目前的電推進技術上,做出突破。
嘗試大幅度降低其推進過程中,所需要的工質,
事實上,大幅度提升其‘推重比’。
最好的選擇,其實是將其和能源系統,也就是此刻依舊沒有太多進展重核聚變反應堆聯動起來,
使用重核聚變過程中的副產物作為工質,
這樣可以事實上產生遠航飛船不需要額外單獨攜帶推進工質的情形。
只是,即便決定依舊走電推進這條路線,
但目前的情況已經基本證明了,
在現有的電推進發動機基礎框架下,想要實現莫道和求索研究院想要的電推進系統的可能性很低。
也就是說,在從室溫-1到此刻最先進的室溫-6電推發動機上,沿用的最基礎理論構造,必須被打破,
重新構造一個,新的,能夠滿足莫道和求索研究院需求的電推進發動機框架,
這個基本框架,不在於外形,甚至於內部結構,
而是下探到了理論層面,
相當於是可控核聚變領域中,託卡馬克和仿星器的區別,
氘氚聚變和氦3聚變雖然整體設計方案完全不同,但在最基礎的實現理論上,是相同的。
而電推進發動機,也是同樣的情況下,從室溫一到室溫六基礎理論上是一直延續下來的。
但此刻卻需要完全打破,找到一條新的路徑。
其中的困難,可想而知。
此外,這個全新構造的電推進發動機,也必然需要一種更強大的新材料支撐。
不然別說推動飛船加速到百分之八光速,
自已在加速過程中也扛不住。
同時這個全新構造的設計也需要一種新材料來支援,
就像是室溫超導材料第三材料之於室溫系列電推進發動機。
所以,
在這段時間以來,莫道面對此刻這兩個領域的兩個問題,
絕大多數時間,還是在做材料問題的研究。
……
在智慧時代之後,
求索研究院材料研究領域,基本也有遂古介入。
在莫道這裡,基本就是莫道就理論層面劃定一個範圍,
然後交給遂古進行窮舉一般的實驗。
這也算是智慧時代的優勢,
不光是資料模擬,具體的實驗操作,也能夠由遂古按照確定的實驗流程同時操作若干智慧機器人或者智慧裝置完成。
然後收集到相關資料後,回到莫道手裡,
然後就資料,莫道再進行一些思考,
再重新劃定一個範圍過後。
再進行下一輪材料試驗。
而即便是在遂古的輔助下,這部分實驗工作已經快了許多,材料方面的研究,也卡住了莫道超過十年時間。
莫道幾乎是在為新的電推進系統,從茫茫的材料海洋中,定製那麼幾種材料。
……
此外,對於重核聚變實現的,理論層面的研究,莫道也從未放棄過。
至少,在他的湍流理論基礎上,他需要給出一個更加完美的模型,以應用在重核聚變的約束上。
對於電推進發動機,他需要領著求索研究院相關研究團隊,完成一個至少在理論上能夠行得通的新構造。
時間,就這個過程中,不斷流逝著。
70年,71年。
莫道沒有多麼急躁,只是每天相對平靜的,反覆思考著這同樣幾個問題,從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