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飽和式研究 (第2/3頁)
無限人生:被困在了一生的時間裡 一天一萬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點火’開始。
先嚐試創造出可以實現重核聚變的條件,比如更高一個量級的溫度,高几個量級的壓力。
至於如何保持著苛刻的條件,以及在這種條件下,對反應中的重核聚變進行約束,都是後面才需要考慮的事情。
而求索研究院三代聚變專案研究團隊對此的研究方式,
基本是理論和實驗並行。
即最開始先不考慮其他問題,先將想得到,有可能達成重核聚變條件的嘗試,都挨個拉出來試一試。
從75年,比鄰系列電推進系統的理論設計基本完成,
莫道重心轉移到重核聚變研究上開始,
在莫道的同意下,求索研究院相關研究團隊,
在距離月球,一百萬公里左右,遠離各條星際航線的位置,劃了一片太空中的試驗場,
就在這片試驗場裡,開啟了頻繁的實驗,
頗有些‘瘋狂科學家’的模樣。
而越到後面,一些實驗的嘗試,也愈加天馬行空。
不過,這種頻繁的實驗也不是沒有一點收穫,
每次實驗總能夠收穫一些資料,偶爾也能夠給求索研究院相關研究團隊和莫道一些啟發。
本質上,
這和莫道最開始做可控核聚變研究那一世,以實驗堆的實際建造,以超大專案反推相關技術研究類似。
在實際實驗中摸索出一條路來。
只不過,這次實驗的規模和次數要誇張許多。
這也是智慧時代的優勢了,
足夠的生產力,用不著在各條研究路線中做什麼選擇,
凡是被研究員們,研究團隊提出來的一些想法,哪怕看起來可行性再低,都排隊試一試。
也就是這個時代了,
放在更早之前,即便忽略掉技術條件是否能夠支援此刻的試驗,
就生產力方面,這會兒求索研究院在莫道帶領下,進行著的,
這幾乎是窮舉法的研究實驗方式,就足夠將可控核聚變時代前,甚至是智慧時代前的人類文明搞破產。
也就在太空中,太陽系內地外開發計劃的快速推進,地外各行星,各衛星,常駐基地的日益變化,
以及求索研究院窮舉法般的重核聚變研究,兩方面同時在這個時代的進展中,
時間,繼續往下流逝著。
……
從75年到79年,
在海衛一工業中心的加速建設過程中,
求索研究院相關研究團隊,也在太空試驗場內,進行了大量實驗,其中不乏一些異常誇張,偶爾弄出一些大動靜的實驗。
對於求索研究院來說,對於莫道來說,
既然一些巧妙的方法用不了,那就用一些‘笨辦法’。
不知道哪條技術路線有實現的可能,就挨個試過去。
如果找不到合適的理論指導實驗,那就先用大量的實驗,找到一些經驗公式,先用上再說。
就如同氘氚聚變技術的研究在莫道沒有在端流理論突破前,就是往前一點點磨,不計成本的磨。
可以說,求索研究院在重核聚變上的研究開端,就是用龐大的,飽和的資源和生產力硬生生砸開的。
而在這重複的試驗過程中,
對於重核聚變技術,莫道也逐漸多了一些認知。
79年,
在重核聚變的點火技術這一環節,
研究路線在莫道的主持和參與下,開始從野蠻生長階段,逐漸收窄,
大量的實驗,開始只集中在其中幾條技術路線。
這不意味著求索研究院的研究走向死衚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