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納妾,自然也就不存在糾纏和慧郡主做平妻的事兒了。

果然,他把白翰林提到這個位置,有人著急了。

可惜,這個絆子踢到馬蹄子上了了。

白家的情況他早就命人調查過,確實沒有納妾一說。

反倒是白家的那位長子,特立獨行,私自給自己又娶了個媳婦,還孕育一子,差點被逐出家門不說,兩個媳婦都被白老太太做主和離了。

白翰林帶著一家子入京述職,白家老太太卻把長子打發回老家守祖宅,手段不是一般的果敢。

一般婦人大多優柔寡斷,看重血脈承傳,絕不會讓血脈流落在外,白家老太太倒是另類,不但把庶孫留給女方,還毫不客氣的把兒子攆回老家,卻把和離的兒媳婦帶在身邊當女兒養著,這做法,一般人都做不到。

單是這一點,就足夠讓人敬佩了。

“你父親去世後,你們兄弟一直由你母親教導?”

“回聖上,家母為了微臣跟家裡的兄弟姊妹,確實受了大苦。

尤其是父親剛去世的那一年,家裡沒有糧食,是母親帶領微臣和兄長進山找吃的,挖草藥,找山貨,然後賣到鎮上換糧食.”

對於這點,白安晟沒有隱瞞。

而且,他明白,官家既然敢放手用他,他們家裡的事兒,自然早就打探過了。

果然,聽到小五的敘述,成宣帝沉默片刻,嘆息一聲,

“都說為母則剛,你母親確實不容易.”

一個女人,帶著幾個各有心思的兒女,一路把他們扯上正途,期間耗費多少精力,單是想,便知不易。

“多謝聖上誇讚,家母為了微臣幾人,確實耗費不少精力,如今微臣幾兄弟雖無大建樹,但也都找到了各自的喜好。

或許家母就是因為前期太辛苦,現在才喜歡清淨.”

成宣帝點點頭,這點倒是無可反駁。

好不容易可以享福了,自然希望後宅安寧,不允許兒子納妾也情有可原。

就像愛卿剛才說的一樣,想要子嗣繁茂,兩口子加把勁多生幾個不就行了嗎。

再不濟,孫子養了,趕緊娶媳婦努力生孩子去,而且,還都是嫡子嫡孫,比庶子庶女的身份高貴多了。

“若是寧太師怪罪下來,愛卿可有對策啊?”

想通之後,成宣帝看著小五的眼神柔善多了。

但他那老師可不是一般人,學識淵博,為人嚴肅,向來看不上這等下作的手法。

況且這次的流言涉及到和慧郡主,寧家的掌上萌珠,若是抓不住罪魁禍首,寧太師有可能會把邪火有可能會轉移到白翰林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