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適應這邊的學習生活節奏後,江浩和林菲開始了“異國戀”。
林菲依舊每天往返於縣城和山村小學之間。道路雖然通暢,但路上有很多大車,林菲和肖慧騎著電動車,不能有一絲的大意。
有天行至半路,暴雨突至,而她倆剛好處在兩個村子之間的“真空地帶”,連個躲雨的地方也沒有。待到她倆好不容易趕到一處農戶家的屋簷下時,倆人都已經被淋成了“落湯雞”。
聽林菲說起此事,江浩心生慚愧,但也無可奈何,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告訴自已:留學結束後,一定要儘快娶她!
江浩和林菲的日常聯絡也變得很有規律:工作日裡,江浩每天下午3點半下課後,和林菲聊上半個多小時;休息日裡,江浩一般會在起床時(國內中午時分)和林菲簡單聊兩句,下午兩三點再和她聊一會影片。
對於江浩而言,日子簡單而重複,不過卻很開心和充實。
今年是江浩的本命年,自初中以來,他再次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以及生活的愉快。
小學的時候,他對學習沒有什麼感覺,每天就是按部就班地上課。那時候的知識也很簡單,高峰、付帥、李曉、張琴等人與江浩的成績都大差不差。大家說是上學,其實更多的時間都是在玩耍,甚至每逢陽春三月,他們還會將蠶寶寶裝進小鐵盒帶到教室裡。
高中往後,學習考試壓力山大,江浩雖然成績不錯,但並非完全出於興趣;“語數外理化生”這六科,沒有一科是他發自內心熱愛想去學習的。
但在初中時代,江浩對語文、歷史、化學、生物、地理等都是充滿了熱愛。
語文方面,他痴迷於那些充滿靈性的文字,縱情於那些或稀奇古怪或緊張刺激或曲折起伏的故事之中,尤其神往於詩詞曲賦中描述的那個世界。“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曾經有位語文老師動情地朗讀了這句詞,他的聲音有些哽咽,而江浩的心也被深深地觸動了。
歷史方面,他非常想多瞭解一下那些帝國的故事,蒙古、羅馬、亞述、波斯、拜占庭、阿拉伯、奧斯曼土耳其……,無一不讓他痴迷。《上下五千年》《歷史未解之謎》等,成了他最愛的讀本。
化學方面,初三時剛上這門課時,他就被深深地迷住了,那些元素、化學反應、各種物質激起了他無窮的好奇心,因為沒有什麼道具,他只能力所能及地去嘗試一些實驗,比如將鐵釘投入醋中,比如將石灰水和醋進行混合,比如在陽光下觀察清水中的水草。
至於生物,他對“界門綱目科屬種”的分類方法無比好奇,甚至在看到科教文頻道播放的“動物世界”等節目時,還會認真記下里面提到的各種動物的分類。課餘時間裡,他會在家裡養上各種各樣的生物,包括但不限於鯽魚、泥鰍、鰟鮍、蝌蚪、蠍子、樹蟬、春蠶、小麻雀、小龍蝦、螃蟹、小狗、小貓、鳳仙花、喇叭花、蜜蜂花、葫蘆、艾草……
而地理呢,更是激發起了他對外面世界的無窮興趣,“環遊世界”的想法過於遙遠和不夠現實,但環遊中國、看遍祖國的大好河山,則早早成了他的一個人生目標。
那時候的學業壓力不算大,課程知識也不難,江浩可謂是求知若渴,無時無刻不盼望著能接觸到新的知識。
然而,那時候的條件太過有限:整個元鎮就一家文具書店,並且也不歡迎學生們在那看書;母親偶爾會給江浩買上幾本盜版書,但根本不夠看;縣城呢,雖然書店不少,但只能利用週末騎車前往;至於電影片道,初二時村裡才通了有線電視,這也成了江浩獲取新知識的重要渠道。
誰曾想,將近10年後,他再一次體會到了那種求知慾,也圓了自已的“大學夢”。
“象牙塔”一直是江浩的一個遺憾,軍校四年雖然難忘,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