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小小侯國 (第1/2頁)
千年之緣回到西漢做皇帝 倒流河畔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零陵郡泠道縣舂陵鄉。
手握劉崇書信,舂陵康侯劉敞也是眉頭緊皺。
王莽弄權,劉氏勢微,這他又何嘗不知道?
劉敞也早就看不慣王莽,甚至曾在之前進京朝拜時和劉崇私下非議過大司馬,所以劉崇才會投書給他。
不過劉敞膽子太小,現在王莽之勢如日中天,他私下說個小話發發牢騷可以,若要他起兵,是萬萬沒有這個膽量。
“阿父。”門外傳來敲門聲和兒子劉祉的喊聲。
劉敞有些煩躁,明明和下人說了不要讓人到後堂來,想是那下人不敢阻攔少主。
兒子劉祉也要成人了,此子什麼都好為人也忠義,就是性子莽撞了些。
若是漢室基業穩妥,兒子以後順利襲了爵也還能安安穩穩過一生。現在王莽亂政眼看著要行竊國之事,自己是黃土埋半截的人了倒無所謂,兒子他們以後該何去何從?
“進來。”劉敞低聲喚道,雖然心中煩躁,但是也不忍兒子在外久候。
劉祉嘩啦推開房門,一閃身進了內堂。
“阿父,要不要出去秋獵?現在秋草枯黃,野兔山雉難以遁形好狩了許多。”
十四五歲的精神少年進了門風風火火。
劉敞哪有心情去狩什麼獵,又不忍弗了兒子的興致便道:“為父還有些事。你帶幾個伴當自去罷了,只在山邊小心徘徊即可。深山中少不得豺狼出沒傷人。”
劉祉有些失望,施禮後要離去的當口回身看到了案几上的書信。
“這是什麼?”劉祉說著拿起書信自顧看了起來。
“這……”劉敞性子寬厚,平時對兒子又寵溺,劉祉在他這裡隨便慣了,這一時張了口不知該如何阻止。
“安眾侯要起事反莽?”劉祉捧著書信激動道。
“噓,小聲些……”劉敞一把拽過書信,伸頭往門外看看,反手把兒子推開的門重新關上。
“阿父自王莽攝政後就經常自己閉門悶悶不樂,阿父的心思兒豈不知曉?如今既有安眾侯牽頭,我們還顧慮什麼。”劉祉對父親的作態頗有些不屑。
“我們和那劉崇都不過是封地不到百里、食邑不過一鄉的侯爵,貿然起兵反莽,不是如兒戲一般嗎?”
“我們封地雖小,然天下劉氏王侯眾多。安眾侯書信中不是說了,昔高祖分封諸子弟蓋為如此嗎。”劉祉力爭道。
“如此見識,孺子也!今劉氏王侯雖多,屬國私兵卻幾無,各王侯又多受州郡流官掣肘。現在王莽只是攝政並未敢正式稱帝,即使安眾侯先起,肯呼應者定也聊聊。就算是那劉崇自家的親眷屬官,也不一定都願意陪他去送死。”
劉敞看著一臉興奮的兒子,原來還有些猶豫的他下定了決心,將書信扔進燒著炭火的銅爐中,然後沉下面道,“外面的事情不准你胡亂參與,還有安眾侯的書信以後也休再提及。”
劉祉雖然有些嬌縱但也是自小學禮懂尊卑,見父親動了真火便“喏”了一聲,垂頭悻悻而去。
東萊郡通往南陽宛城的官道上,一輛簡陋的馬車吱吱嘎嘎趕著路。
徐鄉侯劉快接到劉崇的私函後沒有遲疑,把家中簡單安頓一下就帶著一名老僕上了路。
劉快封膠東徐鄉縣,其兄長劉殷為膠東王,國邑為即墨城。
和弟弟劉快忠勇豪放不同,膠東王劉殷行事謹小慎微,而且對王莽攝政一事曾上表祝賀。
所以劉快接了安眾侯的書信後不敢找其商議,便自己偷偷乘府中一輛不顯眼的破舊馬車前往宛城趕赴安眾侯之約。
劉崇書信發出後,安眾侯府從外面看著依然正常但是內裡已經開始嚴格約束起來。
每日出門採買都是隻用劉崇的心腹僕役,相國張